A06: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崇明县首创“中小学生教育保护系统”~~~
崇明县首创“中小学生教育保护系统”~~~
崇明县首创“中小学生教育保护系统”~~~
崇明县首创“中小学生教育保护系统”~~~
崇明县首创“中小学生教育保护系统”~~~
崇明县首创“中小学生教育保护系统”~~~
崇明县首创“中小学生教育保护系统”~~~
     
2013年08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崇明县首创“中小学生教育保护系统”
岛上的留守孩子,我们来呵护
陆梓华
  虽然尚处暑假并且是双休日,但前天一早,崇明县新海镇青保专职教师杨卫星还是为了组织一场镇上的家庭教育指导讲座,早早出发了。

  崇明县首创了“中小学生教育保护系统”,为需要重点关护的未成年人群体建立电子成长档案,与此同时,组建了百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和百名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队伍,为特殊家庭孩子的成长护航。

  留守女孩

  盼着爸爸打工回来

  在崇明县新村乡新村小学,记者遇到了四年级女孩小南(化名)。在她记忆里,最美好的一次生日是好几年前和爸爸妈妈一起在饭店里度过的。具体几岁,女孩已经记不清了,因为从那以后,爸爸就去南京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了,一去就是好几年。她小声告诉记者,她很希望爸爸赚到足够的钱早点回来。

  崇明县青保办副主任施胜平告诉记者,因崇明远离上海中心城区,许多青壮年长期在外打工,导致大量像小南这样的儿童留守家园。他们有的是“单留”,即父母一方外出打工;有不少孩子则是“双留”,从小由祖辈照管。另一方面,随着长江隧桥的开通,外来人员大量涌入,随迁子女在崇明就读的比例逐年上升,如今,崇明的非沪籍学生已占所有在校生的逾三成。在“单留”家庭和随迁子女家庭,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而在“双留”家庭,祖辈溺爱孩子,缺乏沟通的现象非常普遍,使得家庭教育很难奏效。

  指导教师

  设计游戏打通隔膜

  “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队伍在每个乡镇各有五六名志愿者,利用校内和业余时间对家长进行辅导。”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德育室黄晓雁介绍,辅导分为多种形式,有半日的集中活动,包括亲子游戏、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也组织教师在校内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关注。

  家庭指导教师、西门小学德育主任黄丹凤设计了一系列游戏,如同“亲子大篷车”般,来到各个乡镇。例如,亲子对对碰中,有家长在回答“你知道孩子的好朋友是谁吗”“孩子最喜欢什么学科”“孩子有了秘密愿意跟谁说”这样的问题时,惊讶地发现自己和孩子给出答案完全不一致,顿时有了触动。“每次活动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只是玩玩而已。但是越到后来,两代人互相说出心里话时,很多大人和孩子都哭了。”黄丹凤相信,这样的触动,起码可以提醒家长,再忙也要给孩子留点时间。

  红黄绿灯

  建立警示护航成长

  施胜平介绍,从2012年开始,全县8787名特殊家庭学生(行为不良或严重不良、在押和刑释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子女等)信息已全部上传“崇明县中小学生教育保护系统”,并建立“红、黄、绿”三色警示系统。

  杨卫星今年56岁,去年主动请缨离开学校教研室主任岗位,一门心思扑在了青保工作上。他结对的7年级男孩小宇(化名),父亲患病长期住院,母亲在养育孩子的事情上缺乏责任心。因此,小宇上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热衷混迹网吧,甚至有点暴力倾向,被标注为“绿色”关注对象。

  老杨的方法说起来简单——早起晚归,全程陪伴。无论是寒风凛冽还是骄阳似火,老杨早上7时不到就出发,骑车半小时来到小宇家里,再陪他一起走路20分钟上学。老杨总不忘捎上早点,这也是小宇长这么大,第一次有人给他准备早点。一个学期过去了,小宇再也没有无故缺课的情况发生。隔三差五,老杨给小宇带一些书,并告诉他,上网除了可以聊天,还可以做很多其他事情。更令老杨开心的是,小宇的妈妈今天也会来镇上参加讲座,她开始愿意学习做一个合格的母亲。

  一年不到,老杨的工作手记已经写了100多篇。妻子“吃醋”了,劝他不要天天这么辛苦管别人家孩子,回家抱抱2岁的孙子享受天伦,但老杨觉得,为一个孩子关闭身后的红、黄、绿“预警灯”,就是点亮一个家庭的希望。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早间点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2013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调查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0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B12版:一线调查/运动汇
   第B13版:汇动运/体坛轶事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岛上的留守孩子,我们来呵护
潍坊街道推出全科医生公寓
手持蒲扇唱童谣
杨浦区总工会“金秋助学”20载
金山毒霸新推WiFi共享功能
“上帝粒子”能否赢得今年诺奖
广告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6岛上的留守孩子,我们来呵护 2013-08-19 2 2013年08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