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2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钱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
赵涌
  ◆ 赵涌

  我不认为“有钱”的藏家都没文化。中国自古就有收藏的传统,有一些家庭,祖辈的收藏在“文革”中都被毁掉了,但现在新一代有了经济实力,于是重拾家族传统;还有一些,“文革”中家族所藏被抄,后来也被归还了一部分。这两种类型家庭出来的藏家底蕴比较厚实,而且承接家族的传统,有非常明确的收藏规划及脉络。而占据了更大比重的新晋藏家,虽然没有家族的收藏传统,但也不能用“没文化”来概括。他们当中,有年轻的企业高管,主要从事IT、科研、生物等行业;还有一部分是所谓的“富二代”,大都受过海外或者国内高等学府教育;再有一部分是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代富人,五六十岁之后,可能对商海中的搏杀产生了倦意,也渴望追求一下文化艺术,开始进行收藏。

  就我的观察,泓盛藏家当中至少八成以上其收藏观是非常端正的,都是本着欣赏和研究的心态介入收藏圈,如果说还有点“虚荣心”,追求的也是收藏过程中的成就感、影响力、话语权。这一点,和西方的藏家本质上并无不同。但我也不否认一种现象:目前收藏圈里存在一些投机的心态。其实无论是投资还是投机,也是很正常的。西方艺术品市场也不例外。如果说中西方有什么不同的话,那是因为西方市场发展得更成熟,有一套法律法规的框架在严格限制着藏家的行为;相比之下,我们的法律和执行力不够,所以一些浮躁的心态、急功近利的行为不能被很好地约束,反而被放大了。但是追究其根源,这种现象不是因为藏家的素质有多大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气氛所导致的,也跟我们收藏圈的积累不够、经验不够有关系。相信随着时间推移,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都会慢慢走向正轨。

  收藏这件事,无论你有多么充沛的资金,都不代表可以在这个市场当中为所欲为。资金和所具有的知识必须完美契合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收藏状态。所以对于新晋藏家,无论他多么有钱,无论是想介入哪个板块,我都建议从基础的东西开始收,不要一开始就老想收天价珍品。懂多少就玩多少,不要透支自己的知识量,不要有太多虚荣心,否则一定会后悔。

  除了要多学习,慢慢扩大自己的收藏,新晋藏家还要注意为自己营造一个有品质的社交圈。收藏最怕闭门造车,一定要多和人交流学习。但如果你进入的是一个错误的收藏圈,那也是很要命的事情,和什么样的专家、公司、藏友、经纪人打交道,可能会从根本上决定你收藏的品质,也决定你可能达到的高度。 (乐梦融摘自《广州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品味典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10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指南
   第B12版:拍卖专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投资最知名艺术家 高价作品≠收益最高
画家有权鉴定自己作品真伪吗?
有钱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B04有钱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 2013-08-24 2 2013年08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