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家庭音乐会大赛总决赛的家庭,既有生活在一起的三口之家,也有祖孙三代、姑表亲戚;既有土生土长的退休老人组合,也有新上海人甚至外国人家庭。轮番登台的家庭中,古筝老教授携子女表演三重奏、退休亲戚组队自编自唱社区新风尚、自闭症双胞胎与母亲用音乐传递爱意、退休三姐妹重唱年轻时的歌曲……活跃于业余团体、社区和学校的文艺骨干,显然成了家庭音乐组合的核心人物,从钢琴、小提琴、萨克斯、打击乐器,到笛子、古筝、二胡、琵琶、锯琴等,一个个运用扎实的功底,串联起父母、孩子、亲戚之间的艺术创意,《相亲相爱》《夕阳红》《爱的传递》《妈妈宝贝》等精彩纷呈的节目,反映了上海市民旺盛的艺术能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头戴草帽、身穿蓝印花布的金山区陈国华家庭,由兄妹、姑表亲戚等组成。他们演唱的田山歌《春播》经过了改编和创新,劳动时的“大山歌”、歇息时的“小山歌”,被独唱、齐唱、领唱交替呈现,歌声此起彼伏、峰回路转,生活气息十分浓郁,不但激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评委们也打出了最高分。来自宝山区的杨伟莉多年前曾是上海知名歌手,如今一对长大成人的儿女也传承了母亲的歌唱天赋,这次,母亲与儿女第一次同台亮相,一曲《天之大》既有专业风范,也唱出了这个音乐家庭的浓浓亲情。普陀区的彭璐仪家庭三代5人身穿新疆少数民族服装集体登台,尚未过门的未婚妻受过声乐教育,主唱的《一杯美酒》风情翩然,83岁的老爷爷甘当伴舞,脚步灵活,颇有“阿凡提”的洒脱,全家其乐融融的表演时时拨动着观众的心弦。
记者从主办方获悉,首届“纸音杯”家庭音乐会大赛将于9月17日在东方艺术中心举行展演专场,同时揭晓总决赛获奖家庭名单。艺术人文频道将转播参加展演专场的10户优秀家庭表演的实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