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假临近尾声时,前去各大儿科医院咨询学习、心理等问题的学龄儿童就已明显增加。据市儿童医院儿保门诊医生介绍,开学后的一个星期到一个月,因为紧张、焦虑等因素引发心理、生理问题,前来就诊的孩子会达到高峰。
新学期伊始,做客FM89.9名医坐堂栏目的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孟馥也提醒广大父母,如果孩子的紧张情绪在两周之内,是正常的,家长不要过度焦虑,但是,如果“开学恐惧症”持续了超过一个月,就不能忽视,要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
据了解,不管是学习成绩优秀、担任班干部或表现平平的孩子,不论普通学校或重点学校的学生,不论是男孩或女孩,不论就读于幼儿园、小学或中学,都会或多或少出现类似症状。
孟馥医生表示,“开学恐惧症”贯穿整个学龄阶段,高发年龄段为7-8岁、13-14岁,或因转到新学校、成绩不佳、老师严厉、与同学关系紧张、长期病假等因素,引发“拒绝上学”的情绪。开学初是这类问题的高发期,在经历了宽松、自由、超长的假期后,面临紧张的学校生活,容易加重“拒绝上学”的情绪,对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甚至出现胃口变差、恶心呕吐。
心理咨询专家指出,学习压力大并不是孩子紧张的唯一原因,家长应从孩子、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寻找原因,给予孩子充分的情感支持,而不是一味地强求或责备孩子。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对于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家长要及时鼓励,帮助孩子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节奏。
本报记者 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