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怀旧,北京人也念起以前的好。几天前,皇马元老队与以老国安为班底的北京老男孩队在北京打了一场慈善赛,同样吸引了2万多球迷到场。
年初,一部致青春,让多少人的时钟回拨了几十年。一些社会评论家指出,社会转型期,怀旧是人们心理的一种正常需求。
缩小到足球层面,中国职业化足球二十年,经历了前些年的黑哨假球之后,中国足球联赛渐有起色,但这也是在恒大一家独大,以超乎寻常的发展模式下的产物。反观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上海足球自不能游离在外。纵然上海现在有三支中超,但水平都处在中下游,国脚也寥寥无几。能代表上海足球的,人们首先想起的,还是范志毅,还是老申花那批人。老国脚李晓直言:现在踢球的人少了,训练的时间不多,整体水平怎么可能比我们那拨的好?
这种状况不单单发生在上海,在全国相当大的范围里,也是存在的。否则,年初彭伟国振臂一呼,也不可能就得百应,一下就把老甲A联赛搞得红红火火——搞起来还不算,居然好几支球队都保留了下来,之后他们每每亮相,都还能引起很大反响。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球迷对当下中国足球现状的不满。
不过,话说回来,光沉湎于怀旧,也不是什么好事情。上海足球还是需要上海球迷一如继往地支持与关心。少一点指责,多一份理解,我想,这也是老克勒们的共同期望。
怀念过去,有时也是一种展望未来。 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