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本版列表新闻
全市“科普在社区,科普进家庭”活动启迪学生——~~~
全市“科普在社区,科普进家庭”活动启迪学生——~~~
全市“科普在社区,科普进家庭”活动启迪学生——~~~
全市“科普在社区,科普进家庭”活动启迪学生——~~~
全市“科普在社区,科普进家庭”活动启迪学生——~~~
     
2013年09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科普在社区,科普进家庭”活动启迪学生——
学会坚持,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陆梓华
  种一株水草、做一辆机械小车、参与一次社区志愿者行动……这些看似技术难度系数不高的任务,也能担纲科技活动的主角。 

  由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办的“科普在社区,科普进家庭”活动日前落幕。围绕“美丽中国,绿色上海”的主题,全市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科站和各区的老年教育机构共举办了百多场次培训和比赛,近4万多个家庭参加了各项活动。主办方介绍,这一科普互动重在鼓励学生参与,并且从中领悟:坚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如何在一个约2L的密闭容器内,合理配置水草、石子、鱼类,使之成为一个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给自足的“生态瓶”?在徐汇区分赛场,记者见到了同学们各具创意的成品鱼缸,小鱼在水草中游弋,水草不时冒出细小的气泡,为生态瓶供氧。为了完成生态瓶的制作,南洋模范初级中学的同学们第一次去了花鸟市场,第一次学会对另一些小生命负责。大家将每天所思所得记录成册,一个暑假下来,点滴的观察和记录,换来的是鱼草共生的水生美景和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 

  “参与环保活动贵在坚持,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梅园中学校长毛颖眼中,学校的“绿之洲”环保社团让这所普通公办初中的孩子,既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成就感。该社团也成为中华环保基金会“青少年社区环境改善项目”资助的本市唯一一所中学社团。同学们的任务是利用假期和双休日,来到附近社区,在垃圾站边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每月1次,组织全校师生回收塑料小包装袋;不定期回收校园废旧电池。暑期酷热难耐,站在脏臭的垃圾站旁,每天上下午2小时值勤,劝说陌生的居民按规则对垃圾进行分类,看上去简单,坚持着实不易。在这片“绿之洲”里获得了他人赞许的目光的,不仅是学业优秀、表达能力出众的孩子,也有害羞、内向的孩子。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宁波北仑行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幼小衔接/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专版/教育周刊
   第B05版:专版/教育周刊
   第B06版:儿童安全/教育周刊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广告
学好语言的最佳方式:爱上它
学会坚持,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上海(9月)急招18-28岁大中专待业青年(86名)
携手拓展商业投资
广告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校园内外B03学会坚持,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2013-09-25 2 2013年09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