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琪:探索花鸟画的现代审美意识
丹长江
■ 陈琪近影
■ 晨露
■ 百合吉祥
■ 春城无处不飞花
■ 荷塘月色
■ 一树寒梅白玉条
秋硕图
  ◆ 丹长江

  曾陈琪很忙。作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的副主席兼秘书长,“十一”国庆节前,他到德国柏林参加“水墨中国”——上海中国画作品展,刚回上海,就投入到上海艺博会“青年推介展”的评选和上海美术大展的开幕筹备工作中。在接受采访时,又接到通知——马上去参加市文联的一个会议。

  而作为一名画家,陈琪的中国画被行家评为“别具一番新意”——传统的笔墨线条,现代感的画面构图。在今年7月由新民晚报举行的“艺林善汇——上海书画善会首届慈善义拍”上,陈琪的作品《秋硕图》受到了藏家的追捧。

  曾是“军旅画家”

  其实,陈琪曾经是位“军旅画家”。

  陈琪出生在浙江浦江,那里本就是书画之乡,崇尚书画的民风古来有之。在这样的环境下,陈琪在幼年就喜欢上了写毛笔字和画画。16岁时,他到浦江文化馆工作。文化馆经常组织青年人业余学习。两三年的时间里,他知道了什么叫中国画,也开始创作真正的中国画。那时候条件很艰苦,年轻人晚上只能睡在乒乓桌上,一睡就是几个月。但是学习创作的过程让陈琪感到很快乐。

  19岁那年,两位解放军同志来陈琪所在的大溪公社做征兵工作。公社派他配合宣传,在墙壁上书写“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等大幅宣传标语。就这样,部队看上了陈琪的书画才能。当时,全家反对陈琪参军,但还是让他自己决定。陈琪问解放军同志:“到部队,还允许我画画吗? ”他们说大力支持。就这样,陈琪参了军,在部队一呆就是二十多年。在部队期间,陈琪一边做事,一边创作。1985年部队送陈琪去了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系学习,1986年,他成了全军第一个获得刘海粟奖学金的人。

  二十多年军旅生涯,陈琪被冠以“军旅画家”的头衔。他那张反映渡江战役的《箭在弦上》,获得全国纪念建军六十周年展览最高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愚公移山图》气势恢宏,被收入全军大型画册;《黎明静悄悄》舍弃红花绿叶,选择冬日枯荷,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以自朱自清散文创作的《荷塘月色》入选全国第九届美展……“可以说,在部队,我从一个美术的业余爱好者真正成长为一个美术创作人员乃至艺术家。”

  开始新的探索

  2000年,陈琪从部队转业来到了上海。这一次,他又多了一个和美术有关的头衔:上海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环境变了,职务变了,可他追求艺术、勇于创新的激情始终燃烧。他把新的岗位当作自己艺术探索的新起点。

  在美协做组织工作,虽然繁杂,但是能看到上海乃至全国的画家的最新创作和潮流,这往往会引起陈琪的思考。这一次,他思考的是花鸟画的变革。陈琪在一篇论文中这样写道:“历史有时是不可思议的。线性的历史轨迹不可避免地要呈现为由高潮到低潮的必然趋势,给人一种无奈之感。中国画中的花鸟画,当属艺术难度较大,且已臻于完美的艺术,今天依然面临着笔墨当随时代的困惑,花鸟画的传统程式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使之常读常新,应当成为当代花鸟画家必须面对的课题。”

  怎么变?

  其一是线条。经过10年探索,陈琪深深体会到,作为中国画基本出发点的笔墨,其异常丰富的表现力永远不会枯竭。因此,他选择以线为主,用线条来统一自己的绘画风格。陈琪从小喜爱写字,书法从汉碑《石门颂》和王觉斯草书入手,博取众长,融汇贯通。由此,他在花鸟画的笔墨技巧上吸取吴昌硕以书入画、苍劲浑厚的意趣。他认为,画画,线条是本质。画家临帖、写书法,不仅仅是为了在画上题好款,而是提高用线条造型的能力,如果用笔用线放松自如,对写意绘画会起到关键的作用。为此,陈琪花了相当多的精力在书法上,不断锤炼笔墨功力,探索用笔的奥秘,强化着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其二,是构图。传统的花鸟画,构图往往取一边或一角,而陈琪的花鸟画的构图不是这样。从画面上看,陈琪的花鸟画愈来愈呈现出一种构成意识,这种构成意识具体表现为构图上的平面铺陈、造型上的变形夸张,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相应变化,包括利用纵横交错的笔墨来切割画面,通过黑白反差的块面来强化对比。这样的构图装饰意味更强,也更有现代感。2005年创作的花鸟画《四季如歌》荣获全国金陵百家展金奖。

  陈琪为2010上海世博会创作的画《春城无处不飞花》就体现了他在花鸟画现代化上的新探索——传统的笔墨,现代的构图。画面上,上海市花白玉兰的树干纵横交错,铺满画面,有一种现代感的张力。树干有黑有白,加上白色的玉兰花,还有灰色的底色,形成了黑白灰的组合。而树干的线条自由挥洒,很有写意的感觉。

  这幅画很大,四米高,四米宽。陈琪是在办公室里画的,他把办公桌搬到边上,每天工作之余直接在地上挥毫。这样画了一个星期。

  陈琪就是这样,不断地为工作忙碌,也不断为绘画探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拍卖专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品味典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陈琪:探索花鸟画的现代审美意识
新民晚报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B06陈琪:探索花鸟画的现代审美意识 2013-10-12 2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