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要改革了?而且就从明年改起?”自开学以来,这个疑问大概已经成为新一届高一高二学生议论最多的话题。国庆节公益讲座现场因此火爆,来自知名大学、高中的几位专家及名师的分析讲解,帮助广大学生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受到好评。以下对专家及名师讲解的现场精彩内容作简单整理,以供没机会来听讲的学生和家长参考。
考试时间内容调整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消息刚有风声,俗称“会考”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立马受到学生和家长重视。高一、高二的学生只有应对好每一场学考,才能避免在高三“起跑线”上落后于人。现读高二的下一届考生,高三年级语文、数学、外语和思想政治4门科目考试时间将调整至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末,考试内容限定在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中前5个学期基础性课程范围之内。其中,语文、数学两门科目增加附加题,供部分考生选考,为高考开展自主招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考生学业水平信息,这2门科目附加题考试时间各约40分钟。
高招自招初试依据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将有可能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不少同学把十门学业考成绩获得全“A”作为新的目标。但根据学业考A的比例控制在全市考生的前20%这一标准,要获得单门学科A并不容易,更何况10个“全A”,目标实现需要付出努力。
十门全A有无可能
一方面是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包括对学科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很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另外对于高二的四门学业考要重点突破。来自学业考“命题研究”专家及十大高级教师之一的名师,分享了学业考的某些“神秘细节”,让学生了解各种“核心细节”要求,加强专项训练重点提高各项难点,都是冲A之关键所在。
新民晚报中高考办公室特针对高一高二开设“学业考特训班”,有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计算机课程,读者可拨打教育热线52921833、52920718了解更多详情(也可预约10月至12月的公益讲座)。
陈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