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复兴中路原上海跳水池区域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由于地处历史风貌保护区,又临近轨交10号线,所以,从设计、土建到墙体浇灌,都面临巨大挑战。
记者看到,地面上已经完工的音乐厅外貌,仅为三层楼左右的高度,有三分之二左右的体积被隐藏在地底之下,安放在地下16米深处的298只隔振器作为“支撑地盘”托起了整幢建筑,这也使得音乐厅成为了一座“全浮建筑”。
在灰尘飞扬的地下空间,记者来到正在装修的音乐厅和演奏厅,发现奥秘还不少。其中,拥有1200个座位的音乐厅内,四面墙体的反音板已安装完毕,这种新式反音板既可调整声音的混响,也可当作多媒体银幕;演奏厅的中心舞台则能通过升降,切割成不同形状的表演区和听众区,以适应不同规模的音乐会。
据悉,上交音乐厅还将作为国内首个运用“3D全息声音技术”的专业场馆,不仅可为现场录音、专业录音提供这项功能,还将在部分交响音乐会演出中,让听众获得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