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盈尺扇骨书画情
王晓君
■ 唐云题字徐素白刻扇骨(局部)
■ 唐云画徐素白刻扇骨
  ◆王晓君

  在沈智毅老先生家里,我见到了被唐云称之为“现代刻竹艺人之杰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素白的扇骨竹刻。扇骨质地均为斑竹,一把为兰花留青竹刻,一把为梅竹之浅刻。留青和浅刻是竹刻表现中的两大门类,也是徐素白最见功底的绝活。

  徐素白出生于常州,16岁在上海豫园计家弄俞宏记扇庄学艺,专在扇骨“雕刻书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掀起扇文化热潮,世人纷纷追求名书画家题扇,而书画名家又喜名雕刻家与己合作,刻扇骨相辅,于是徐素白顺应潮流,与江寒汀、钱瘦铁、唐云、邓散木、白蕉、马公愚等一批沪上著名画家交流合作,刻就了一批以竹扇为主的作品。

  沈老先生说:“当时,我在五云堂笺扇庄工作。一天,徐素白来到我扇庄,希望我把他引荐给唐云先生,我知道,他与江寒汀先生友谊颇深,两人合作刻了不少东西,且他的扇骨雕刻造诣也很深,于是我陪他拜访了唐云先生,从此,徐素白与唐云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家熟了,唐云不仅请徐素白刻扇骨,以后还请他砚刻、搁笔,还有木雕等。”

  细看兰花扇骨,直构图:几片兰叶随风舞动,两朵花蕊清香舒展。徐素白以唐云潇洒飘逸为基调,用洒脱的留青刀法将画的笔意和神似表现得淋漓尽致。另一面是唐云题的款:“风吹细细看,智毅属、素白刻,老药翁”。这把扇骨,沈智毅一藏就是几十年,直到1973年,沈智毅再请唐云为折扇上题字画画。扇的正面,唐云题了二首诗,其一为“墨痕飞动花枝俏,嫩到蒲芽笔更超。若问画坛定席位,也应南面对瘿飘。题闵员画。”接着下面又有一首七绝:“老笔纵横只放颠,理于此处省前贤。家家都作千秋计,象外寰中有后先。”落款为:“题雪个画,老药旧作。”书法劲挺飘逸与反面墨竹画洽成一格。反面是泥金扇面,画的是《竹与麻雀》,墨竹挺拔向上,绰约风姿。画面清远淡雅,仿佛竹下风声徐徐灌耳。几只小麻雀偏歪着小脑袋,在一旁东张西望,颇是机灵。寥寥数笔,竹的空灵,雀的欢乐,跃然纸上、画的右上角款曰:“智毅同志属,唐云画。癸丑六月”。

  还有一把扇骨,一面为竹,一面为梅。徐素白在竹肌的浅表层上用刀,他用不同的进刀深度和阴阳兼蓄的刀法,将冰雪傲骨,不与群芳争艳的梅花精神展示无遗,也将竹的虚心劲节,竹翠寒不凋的高尚节操告白天下。徐素白刀下的浅刻清晰、流畅,有笔感。既要体现竹刻风格,又要保留唐云书画的韵味,这对工艺竹刻家来说,要求很高,徐素白不仅做到了,而且还能惟妙惟肖。因此,唐云特别推崇徐素白,称他为“不受成法所拘,别开生面”之竹刻家。同样,沈智毅请唐云先生题字作画。扇的正面乃唐云抄录唐代大诗人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一首五律诗;反面却是唐云怀念家乡的《三潭印月》作品,落款为“杭人唐云为智毅笔,乙丑之春”。

  一把名人题字绘画,再加上工艺大师精致的扇刻点缀,在公众场合下,比一张名片还管用,我想沈老先生是深谙此道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盈尺扇骨书画情
白蕉书画展珍品
寿山石雕石韵悠长
小曼画 志摩诗
刊头篆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09盈尺扇骨书画情 2013-11-09 2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