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蕉书画展珍品
管诚
■ 白蕉行草对联
  金秋时节,上海笔墨博物馆举办《白蕉 金学仪书画珍品展》,展出白蕉与夫人金学仪的书画作品。

  白蕉(1907—1969),本姓何,名馥。因生于秋天桔香之时,故小名桔弟,学名治法,字远香,号旭如。别署较多,如复翁、复生,云间生,虚室生,不入不出翁等,上海金山张堰镇人。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何宪纯悬壶济世,生活较为富裕,为白蕉青少年时代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后又在当地望族高氏私塾读书习字,打下深厚的国学基础。

  白蕉书法初学欧阳询、虞世南,后又上溯魏晋钟元常、二王父子。他天资颖异,除了极强的模仿能力外,在学习前辈法书上汲汲不息,吸取其神韵。他在唐摹本中用心揣摩古人用笔之妙,接引魏晋风度,察之精神,拟之神似,将王羲之书风以惊诸凡夫的才气浑然无迹地化为己意,获得世人赞赏。

  白蕉作画也享有盛名,尤以写兰为世所称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海上有“白蕉兰”,“野侯梅”,“石伽竹”并称,誉之为三绝。他写兰是师法自然,得兰蕙之清雅气息,晚年尤其炉火纯青。

  他还是个诗人,自言“诗第一、书二、画三”,除早年《白蕉诗》外,还撰有《济庐诗词集》等。

  白蕉擅长治印,但世人知之甚少,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其在篆刻上用功甚勤,刻印既有宋元传统,又得明清遗意,为黄宾虹等人所赞叹。

  金学仪(1911—2008),本名惠慈,上海青浦区人。早年生活在知书达理的富裕家庭,自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生在教育事业上奋斗。1942年与白蕉喜结连理,空余之时练笔写梅,时得唐云指点。建国前,在白蕉书画展上,其作品多次亮相,为时人好评。上世纪八十年代,高龄又重新开笔,笔墨更显苍劲。

  这次展出中,除了两位的书画外,还有一些世人未见之品,如白蕉和金学仪的生活照片,为他父亲用小楷抄写的中医著述,《书法学习讲话》原稿手迹,1965年刊作诗词的修改手迹等等。

  管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盈尺扇骨书画情
白蕉书画展珍品
寿山石雕石韵悠长
小曼画 志摩诗
刊头篆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09白蕉书画展珍品 2013-11-09 2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