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始得有些突然,伴着昂扬的《我们走在大路上》,一场众多年轻人参与的“群架”出现在舞台上,一派穿绿军装,另一派着蓝工装。他们分属两个大院——“战士”与“工联”,因立场不同和青春的狂热而滋事挑衅,矛盾尖锐。如果你足够敏感,大幕拉开之后就会知道,这是一台激情与悲情并存的作品。
一次舞会上,两个“阵营”的核心人物——罗密欧与朱丽叶,相遇并一见钟情。从此,残酷与青春并行,迅速坠入爱河的两人,选择向不朽的极致爱情奔去……正如莎翁笔端最永恒、直接的宣言:青春的爱情,至死不渝。
舞台上的意象借助了戏剧手段,将现实中的反常,变成视觉上的可能:一个巨大而倾斜的屋顶,被置于舞台中央,两旁各有一堵高大的墙,象征两座对立的大院。演员们在屋顶上跑来跳去,谈恋爱,打群架,有着特定年龄的自由与梦幻,也暗含了从激情到残酷的故事走向。此外,零星分布的电线杆和灯光营造的怀旧色调,将历史质感还原,让人走进剧中情境,演员改良过的工装与靴子,又让人跳出剧中的时代,思考爱情悲剧缘何酿就。
该剧可圈可点之处,除了舞美的梦幻、节奏的紧凑、演员的激情外,更重要的是它在忠于莎翁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场融合中韩两国文化特色的“穿越”式改编。
剧末,罗密欧与朱丽叶不意外双双殉情,两个对立“阵营”却因此和解。舞台角落,韩语版的崔健代表作《一块红布》响起:“……我要永远这样陪伴着你,因为我最知道你的痛苦”。
驻京记者 陶禹舟(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