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售“战略性外交”
安倍就任首相以来共访问过25个国家,其中10个是东盟国家。同访问其他东盟国家一样,安倍这次也不吝对出访国美言相送。他16日在柬埔寨说:“非常喜爱拥有美丽自然与世界遗产的柬埔寨,日本将官民一体,为柬埔寨新一轮国家建设提供支持。”在老挝,安倍提出两国探讨建立安全对话框架,并为两国“大象外交”牵线搭桥。
日本共同社18日报道以“怀柔之计”作小标题,指出安倍访问东盟国家主要是为了在军事和经济两方面对东盟加强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说,安倍上任后着力打造“战略性外交”,总体理念之一是修复并强化日美同盟,之二是针对中国包围性地加强外交关系。安倍一年内遍访东盟十国,就是“战略性外交”的具体实施。
远近亲疏排次序
安倍对东盟十国的访问分五次实施:1月将越南、泰国和印尼作为就任首相后首次出访地;5月访问缅甸,这是自1977年以来日本首相第一次访问缅甸;7月访问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10月借参加东盟峰会之机访问文莱;11月访问柬埔寨和老挝。
吕耀东说,安倍访问东盟十国的顺序有着明显的远近亲疏安排,一方面要刻意显示对东南亚“好友”的重视,一方面要做给关系较远的国家看,通过不平衡的外交、经贸手段将更多东盟国家拉进自家阵营。
抱残守缺“价值观”
安倍访问东盟期间多次提及日本在地区关系上的主张,最突出的观点是他反复推销的“价值观外交”。他提出日本对东南亚外交新五项原则,第一条就是要“共同创造相同的价值观”,多次提出要“与东盟国家一道,致力于普及和扩大自由民主、基本人权等普世价值观”。
吕耀东指出,安倍推行“价值观外交”,注重同欧美关系,强化对东南亚外交力度,以周边岛争及海洋纠纷为由,构建所谓民主海洋国家联盟,矛头所指十分明显。
吕耀东认为,“价值观外交”是对冷战的抱残守缺,对地区和平稳定不利,从安倍访问效果看,他的外交意图并不容易奏效。
夏文辉 (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