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条”明确指出,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一批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支撑和引领上海产业升级发展、有利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企业。
李德润说,上海机场集团的经营绩效在全国机场中是数一数二的,突破8000万旅客吞吐量也使上海跨入世界前七的行列,但应该更清醒地看到,一方面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999年至2010年每年旅客吞吐量呈两位数的增长,而到了2011年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今后每增长100万人次,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大。”同时,机场发展还面临着空域紧张、时刻不足等客观瓶颈;另一方面,与世界先进机场相比,上海两大机场也存在着中转流程不尽合理、地面代理各航空公司“各管一摊”等差距。
上海两大机场要成为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枢纽,除了继续加大硬件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外,更重要的是软件升级、服务优化。李德润告诉记者,目前东航已成功获得海关总署的许可,浦东机场已正式开展“通程航班”的试点,成为国内“通程航班”项目开通航点最多、旅客运输量最大的枢纽,“下一步客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中转量的增加,这也是国际先进航空枢纽的共同做法。”
货运方面,也要创新发展。今年11月21日DHL率先在浦东机场开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实现了货机进港2小时内完成国际航空快件的整板箱集拼,开创国内此项业务之先河。
“20条”也明确要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打造一支善于创新、勇于开拓、市场化、职业化的企业经营者队伍。
李德润说,《机场集团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未来20年,要建设最具吸引力的亚太核心航空枢纽,打造卓越的世界级机场运营机构,成为最具价值的机场企业集团,走“做强主业,做精辅业”的专业化发展之路。“正因为此,我们要引进先进管理人才和管理经验,目前虹桥机场和香港机场合资成立的上海沪港机场管理公司,管理虹桥机场两个航站楼、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东交通中心与旅客流程相关区域,以及航站楼商业零售业务,效果显著。”
本报记者 金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