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去看望一位分别多年、来上海探亲的战友。
告辞时天色已晚,便拎着他从老家带给我的大包小包土特产打的回家。开车的这位的哥五十来岁,他说他原先在一家国企为领导开车,后来企业每况愈下,辞职后应聘到一家出租车公司开车,一转眼快二十年了。
车进入小区后,他便按照我的指点小心翼翼地向前行驶。这时,前面略微隐蔽的弯道突然闪出一束灯光,随即露出一辆深蓝色的轿车迎面驶来。他似乎早有警觉,稳稳地将车停住,对方也赶紧刹车,两车相距约七八米。
我刚来搬来小区时,还没几辆车,没几年,不但地下的停车库,地面的停车位车满为患,连道路的一边也都停满了车,小区道路也由双向改成了单向行驶,并在每个路口与弯道都设置了明显的标志。对方可能以为夜里车少人稀,贪图方便抄近道,或是不知小区有此规定的外来访客逆向行驶。
两车狭路相逢,彼此又都无法让道,按常理,当然是有错的对方退回去。这时,这位的哥却一下子按停了计价器。
按通常的做法,这是让我结账下车了,而我离家还有一段路,平时也就罢了,可今天身边有这么多的大包小包,让我这个年届古稀的老人提着也是够累的,心里有点不悦。想埋怨几句,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我无奈地刚想掏钱下车,他连连解释说:“老先生,我是担心误了你回家又不想让你多花钱才按下的,请别误会。”听他这么一说,我才恍然大悟,感激他竟是如此细心。
也许是回家心切,又是理由十足,我便将手伸出车窗,正想挥手示意让对方退回去,他赶紧阻止我说:“别为难人家了,还是我退回去吧。”“明明是人家走错了道,怎么让你退?”他一边熟练地操作,一边对我说:“人家没准是个新手,或是不常开车的生手。”我一愣:“你怎么知道?”“他刚才停车时车头颠了一下,那是踩刹车猛了点。”
他两手把着方向盘,转身看着后车窗,一边倒车一边接着说:“这可能是因为慌张或技术不到家造成的。”他将车倒了大约二十来米,才将车倒进路边的一个空车位,随即招招手让对方的车通过。
对方的车经过时,那司机特意放慢了车速,一脸歉意地向他敬了个礼。
的哥在我的指点下继续向前开。他告诉我,虽然错在对方,但人家也不是故意的,要是相互赌气互不相让,大家都受累,特别是像我车上有客人,更不能意气用事耽误了客人。再说了,我后面是直道,退回去方便,而对方后面是弯道,加上他技术也不怎么熟练,往回倒没我那么容易,万一倒出点事,对方的麻烦就大了,我也不见得方便。他叹了口气接着说:“像我们开出租的整天在外,遇见的都是不相识的陌生人,特别讲究‘和气生财’,应该有理也要让三分才是。”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说的是勇者遇险不惧,一往无前,而眼前的这位的哥却是“狭路相逢勇者退”,退得文明,退得礼貌;退得大度,这也是要有点勇气的。
我站在自家的门口,目送着这辆出租车消失在夜幕里。
十日谈
我乘出租车
每个出租车司机都是一部百科全书, 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