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这个项目其实早在1986年就有规划,当时的设想是预留高架快速路,走向西侧与沪宁高速相接。
这个项目确立已久,从规划设想到真正实施,前后历经近30年。上海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北横通道项目的推进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为通道预留了建设空间,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道路两侧的商业和住宅的开发,及地铁线路的建设,道路建设条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复杂的外部环境对通道方案和形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方案不断修改、完善,几易其稿,直到2011年,北横通道作为市级骨干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保留下来。到2013年2月,北横通道新建工程项目建议书获批。2014年底,北横通道正式开工建设。
在上海,车越来越多,路越来越堵,但新建道路的空间资源却越来越有限。根据相关统计,目前上海市区整个交通压力非常大,机动车总量已达320万,较2009年翻了个倍。
建成之后,这条“地下延安路高架”将疏导压力日益增大的上海市区东西向交通,作为“三横三纵”主干路网中关键的一“横”,给市民的出行提供极大方便。
古人形象地把多年刻苦磨练比喻为“十年磨一剑”。那么,北横通道建设可谓是30年磨一“横”。
本报记者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