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尘埃落定的结果并未平息民众的抗议,日本国内反对法案的声浪仍在扩大,人们用各种方式要求刚刚通过的法案“废案”。
民众冒雨再抗议
截至16日深夜,日本最大新闻聚合网站雅虎日本的网络民调显示,近六成的日本民众反对众议院通过安保法案。不少日本民众当晚冒雨前往国会附近继续抗议。
67岁的浅见洋一曾当过高中日本史教师,他对安倍的历史修正主义感到义愤填膺。“那场战争如果不是侵略战争,什么才是侵略战争?”参加游行中不乏年轻人。18岁的黑泽幸代有感于人们在反对安保法案一事上体现出的“前所未有的一致”,“反对的声音很强。即便法案通过了,仍不想放弃”。
各界社会团体和组织纷纷发表抗议声明。东京律师会首次发表在世历代会长集体署名的声明,要求撤回并废除安保法案。宗教界人士也罕见发声,佛教界名人里雄康意认为安倍此举是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精神的“逆行”,要求立即撤回法案。
核心部分多“暧昧”
备受争议的安保法案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10部法律修正案组合成的《和平安全法制整备法案》,核心内容是规定如果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其他国家遭受攻击,日本政府认为日本的生存面临危机事态,就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另一部分是为允许日本自卫队随时支援多国军队提供依据的永久性新法《国际和平支援法案》。
然而法案没有对“生存面临危机事态”的标准做出严格界定,也没有限定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地理范围。这意味着自卫队有可能“随时”在全球参与军事行动,无疑与日本战后专守防卫的基本安保政策大相径庭。正因法案核心部分存在显而易见的“暧昧”,大多数日本国民希望政府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之上给出明确解释。
“强行表决安保法案,颠覆日本战后道路的暴行。”《朝日新闻》在社论中表达了颇为严厉的批评。该报的报道说,一名安倍身边的参议员曾对媒体表示,并不担忧反对声。“只要法案通过,国民就会忘却。因为这毕竟不是消费税或者年金问题,与民众生活并不息息相关。”《每日新闻》社论称,“今天将是被历史记住的一天,这个早上,国会前泪水与雨云低垂。”
而被视为立场偏右的《产经新闻》也较为罕见地报道了反对声音大幅存在的现象。16日,群马大学进行了一场约200人参与的大型法律辩论会,“明明白白合法”论者与“百分百违宪”论者展开激辩。《产经新闻》报道称,“与会者最终投票显示,赞成法案的为47票,反对的有158票。”
西方媒体也纷纷对日本民众的抗议予以关注。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抗议活动在日本全国范围内爆发,日本民众罕见地以这种方式表达愤怒。
学者批“三重侮辱”
为什么日本政府费时费力审议法案,民间的理解却依然没有扩大?《朝日新闻》等媒体认为,“因为安保法案存在根本缺陷”,在和平宪法下贸然解禁集体自卫权涉嫌违宪。而强行表决则构成对民主原则的挑战。
著名宪法学者、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樋口阳一严厉批评称:“安保法案有‘三重侮辱’罪。第一,颠覆了日本内阁法制局多年来苦心构建的政府见解,这是对国会审议的侮辱;第二,以‘砂川事件’为依据(强推集体自卫权),这是对最高法院判例的侮辱;第三,安倍晋三没有真正理解《波茨坦宣言》,这是对历史的侮辱。” 本报记者 吴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