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9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申城基层医院、基层医生的“前世今生”
施捷
  1997年前,除三级、二级医院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别叫做“街道医院”和“乡镇卫生院”。

  上海是我国最早引入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地区。1997年到2005年,通过规划布局,基本构建了覆盖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探索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综合服务模式。探索医务人员在居民区内设立服务站点,并尝试建立老年健康档案和开展社区老年保健等。

  2006年起,市、区(县)两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实施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医保总额预付、绩效考核等综合改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实现服务转型。

  目前,本市共建成245家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城区3-5个居委会或1-2万服务人群设立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郊区每个中心村设置1个村卫生室(人口规模较大或偏远地区的一般村保留村卫生室)的标准,全市还设有67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342个村卫生室。

  2003年起,上海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组建全科服务团队(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全科护士),试点实行区域网格化“家庭健康服务责任制”的约定服务,并着手建立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目前,本市已有全科医生数量已达到每万人口2.36名,提前实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2020年的规划目标。

  全市组建的1400余个全科服务团队,形成了“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全科团队+网格化管理”格局,也促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模式进一步转变:门诊科室设置从专科诊室逐步向全科诊室过渡;病房服务从收治重症患者转为康复护理和老年护理为主;预防服务从条线责任制发展为全科服务团队健康包干制。

  以2014年全市门急诊总次数计,社区诊疗32.86%。同年社区门诊均次费用124.24元,是二三级医疗机构均次费用的42%。

  首席记者 施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9
   第A05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9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教育风采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扫码关注新民晚报官方微博
家庭医生、分级 诊疗,能缓解“看病难”吗?
管理健康的“小医生”也能捉出“大病”
临床医生将被鼓励“转行”当家庭医生
申城基层医院、基层医生的“前世今生”
上海推进分级诊疗的五大设想
一个可操作可复制的“样板”
一串“爆表”的数据
谁都不想“瞎折腾”
新民晚报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9A04申城基层医院、基层医生的“前世今生” 2015-12-20 2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