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中国部分》完整再现了庭审原貌,大量翔实、丰富的史料为国人了解、研究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及侵华战争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基础。如《南京暴行检辩两方举证》一卷,详细呈现了金陵大学医院外科医生威尔逊、曾在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工作的许传音、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尚德义、日本负责情报事务的伊藤述史等出庭作证检方证人十数人的法庭证言及交叉询问回答。法庭上摘要宣读的书面证据更是涵盖证人证词、档案资料、调查报告、秘密电报、外交函电等。南京大屠杀受害者陆沈氏、吴经才、朱勇翁、张继祥等血泪证言,字字证实了日军南京暴行的惨绝人寰。同时,也收录了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约翰·拉贝的信件、时任美国大使馆三等秘书阿利森致美国大使的信件等外国人士关于南京暴行的证据。这些外国人中,不仅有当时处于中立地位的美国、英国、丹麦的居民、教授、医生、牧师和外交官员,甚至还有和日本同盟的德国纳粹党人和外交官员,这些见证都充分证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理的国际性。
东京审判从1946年7月1日检方立证阶段审理“对满洲的军事统治”始,至1948年4月16日“原告方反对诉答”止,包括检方举证、辩方反证、检方反驳辩方反证、辩方再反驳检方反驳、检方最终论告、辩方最终辩论、检方回答各个阶段,其中涉及中国部分的审理共有120天,留下的记录约10400页,译成中文约300万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是二战之后审判研究最核心的文献,交大出版社此前虽已将原始档案悉数出版。但全英文版本仍不能满足国内研究者和读者的需要,语言壁垒使得中文世界的研究者与读者在东京审判存在很大的鸿沟。
今天亮相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中国部分》邀请在英文、法学、史学等领域长期研究专业知识的学者专家潜心翻译审校,并经编辑多次加工打磨,是中文世界东京审判史料一次里程碑式的出版,它填补了目前为止东京审判史料中文版本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