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第一等好事
吴强
  吴强

  一年一度,上海书展,总要写点什么。因为,读书,真是件好事。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远古,掌握书——不管是刻在龟甲上,还是刻在竹板上,只要是在某种载体,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就掌握了一个人群的大政方针。所以,书,都是秘藏在权力机构中,不是小民想看就能看的。孔夫子之所以伟大,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开私学之风,甘把金针度与人。刘邦入咸阳,手下高人萧何第一件事就是去收秦的图书典籍。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书,是那时政权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支撑;之后改朝换代,有点头脑的,第一件事情往往都是去收书。

  即便不是改朝换代,承平年代,书,在中国历史上同样重要。之所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是因为,读书,真能改变人的命运。你可以不是皇亲国戚,不是功臣勋旧,只是普通人家,但通过勤奋读书,就可能实现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说起“读书人”三个字,人们总是带着几分尊敬的。

  如今读书,权力的色彩已经褪去,越来越成为一种私人体验;随着占据我们眼球和时间的各种事物的增多,读书,也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的奢侈品。古人一天12个时辰,我们一天也就是24个小时;然而,古人没有美剧看、没有手机刷。我们要做的事情则太多,于是乎,一方面是在琐碎、猎奇、无聊中大把耗费时间,另一方面是发现自己没有时间、没有心情坐下来读书。

  与权力无关,与金钱也不那么有关,那为什么现在还要读书?

  我想,至少有两个好处吧,一个是内在的,一个是外在的。内在的:读书明理,读书开阔人的眼界、心界,让人找到自己和这个世界、自己和自己的比较健康的相处方式。自然,读成孔乙己那样的除外。如果,你觉得内在的太玄,那还有一个苏轼背书的外在的好处: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点是否能打动颜值党呢?

  不过,读书终是件吃力的事情,不自己亲力亲为,就难以体会好处。谁读,谁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3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4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6版:美食地图·广告/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广告
   第B08版:海上寻味·广告/好吃周刊
要让失信房产中介寸步难行
第一等好事
脑洞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要抓“关键少数”
烟笃鲜
谁是“要钱不要脸”的决策者?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第一等好事 2016-08-18 2 2016年08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