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五方杂处个灶披间
裴天蓉
  文 / 裴天蓉

  阿拉小辰光住勒南京路旁边一条弄堂一幢四层楼房子里,一个楼面有几家人家。烧饭烧菜辰光就侪勒拉只有十个平方勿到一个小个空间,阿拉叫伊——灶披间。

  阿拉住勒两楼,有五家人家,一到烧饭辰光人侪出来了,大人烧饭烧菜,阿拉小人欢喜勒拉灶披间轧闹猛,每家人家小人侪轧勒大人边浪,大人烧好菜会杀杀馋,先让小人尝一口。阿拉小人侪是生勒上海个,小朋友之间讲闲话侪讲上海话,但阿拉爷娘辈侪勿是上海出生个,五家人家从各个地方来,有福建、广东、山东、浙江绍兴,还有阿拉浙江宁波,蛮能体现上海搿座城市五方杂处特色个。阿拉爷娘们侪讲勿来正宗个上海话。就是讲也是洋泾浜。阿拉小朋友就做伊拉翻译。

  灶披间闹猛了勿得了,福建人家出来,一家门自家相互交流就讲闽南话,别人家一眼听勿懂,广东人家自家就讲广东话,反正每家人家交流就讲自家家乡方言,所以,尽管勒拉一个小小空间,“私密性”倒是老强个。

  阿拉灶披间常常充满了节日气氛,山东人家包饺子,就会送每家人家满满一大碗,饺子是韭菜馅,阿拉小人侪老欢喜吃个。福建人家包燕皮馄饨,老鲜个,阿拉屋里大人一只都呒没吃侪是阿拉小人吃光。有辰光广东人家做糕了,每家人家分一点。绍兴人家屋里来了家乡人,带来一麻袋梅干菜,每家人家分一大包,阿拉姆妈马上从抽屉里剪下一张肉票,跑到菜场买了一块肋条肉,回来搭梅干菜一道烧起来,整幢房子都香喷喷。我一下子好吃两碗饭唻,真叫吃得开心。

  每到冬天阿拉姆妈就要去楼上或者楼下借磨子,磨水磨粉,第二天用纱布沥干,用猪油黑洋酥包汤团,姆妈手交关巧,汤团包了小而皮薄,烧好了,只只透明,呒没一只露馅个,正宗宁波汤团,送个任务就交拨我了,我一家一家去送,我搭姆妈讲,汤团做了大一点,送人有面子。阿拉姆妈讲我勿懂,做了大送人太粗糙,隔壁人家侪是知识分子呀,侬当人家大老粗啊!我觉得姆妈讲了有道理,拿汤团端过去勿觉着呒没面子了。

  后来,阿拉小人侪长大了,工作了,成家了,有个人家分房搬走了,有个买房搬跑了。当初个小人现在头发都白了。不过,还常常回老房子看看,有辰光阿拉还带上自家个小人回原来个房子看看,还特特为到灶披间看看。现在老房子又住进了新上海人。看看整幢房子还是原封勿动,就像回到了故居,有青春见证地方。现在老房子动迁很多,有蛮多人侪眼热阿拉有老房子勒海,回去看看,就像回到了童年,寻到了青春,里面还存放了阿拉过去个生活记忆,还可以搭阿拉下一代讲讲故事,真是邪气珍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4版:读者之声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一个五方杂处个灶披间
拷机时代
断头路
正确写好上海话个方言动词(3)
寻相骂、寻吼势、寻轧头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B11一个五方杂处个灶披间 2016-08-28 2 2016年08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