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交通整治,“断头路”一时成为关注热点。我家所在的闵行区提出,未来5年,要打通58条“断头路”。不少市民通过这条消息,才晓得上海“断头路”之多。
“断头”的说法,历来为郊区农民所多用。“开门有条断头浜,宅后有条断头路”。乡下断头的东西实在多。在野外耕作时,常常看得见“断头百脚”(蜈蚣)、“断头蛐蟮”(蚯蚓)、“断头黄鳝”,甚至“断头蛇”。这些断头的动物,遭到的都是横死。
“断头”于是归入不吉利范围。关于“断头台”,早有记载,引申出去,“断头”又成为一句刻毒的詈语。
譬如在乡下,痛恨某个人,就会骂他“断头货”、“断头痞”、“断头畜牲”、“断头棺材”。上海话发音多入声,骂这些恶毒的话语时,句句入地,声声刻骨,那种咬牙切齿的声气和眼光,只要听得一句,就会终身难忘。
当然,这种恶毒的咒骂,毕竟是少有的。“断头”的说法,平时大多用在埋怨与不满上。譬如一件工作难度大、不好做,人们就会称之为“断头生活”;一桩生意做得不顺利,有人称之为“断头生意”。
上海话里,有个词跟“断头”相近,平时用得还会更多些,它就是“断命”。其实,“断头”和“断命”意思差不多,用法也基本相通。有些用“断头”的詈语,也可用“断命”来置换,如“断头货”——“断命货”;“断头生活”——“断命生活”。只是“断头路”,不能说成“断命路”。这个你懂的。 [本栏文章可尽量用沪语转换读——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