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谢欣舞蹈剧场带来的《一撇一捺》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首演。舞蹈并非新作,于2015年就已然在京上演。而这次,这支集结了全新舞者、重新打造的舞蹈,给人一种更具温度的流畅感。舞者们用极具个性魅力的舞蹈语言,从不同层面拆解了“一撇一捺”组成的“人”。
和去年相比,《一撇一捺》的不少舞段都有重新的调整。新的舞者加入之后,谢欣不希望去重新拷贝以前的部分。原本就在编舞上独具天分的她,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特点和动作属性,重新创作了部分段落。在她看来,贴近舞者个性的编排,能让他们在跳的时候,有一种更加真实的存在感。
谢欣舞蹈剧场的舞者们,是一群玩“身体文字游戏”的高手。从文字架构上分离开一撇一捺,通过身体再往里挖掘,透视、放大人性的组成。人与人互动而产生的感情、碰撞、暴力、柔软,人在面对自身时的独立、敏感、欲望、躁动……用身体的无限可能“撩动”观众的神经,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创造支点,从而迸发出极爱和极痛的感受。
最初版的《一撇一捺》使用的是整段的殷漪作品,颇具能量感的电子音乐。而在新版里,音乐也做了不少的调整,增加了柔软的部分,让它和力量段落产生一些波浪形的变化,隐喻更多的情感。
肢体动作的拆解和连接是作品里最为有趣的部分。舞者皆肢体柔韧灵活且游移自如,彼此间独具个性又自有联系。沉静而有张力的舞动,内在、不张扬的爆发,让观者会感觉仿佛融入他们的身体流动,甚至忘记了此刻舞者作为个体的存在。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