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赛休战期,中国足协最近连续在青训方面推出系列举措:13日和14日,全国青少年足球总结会公布了2017年全国青少年工作的十项重点;一周后,第十届中国足协青少年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潍坊召开,研讨了《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165工程》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训练竞赛体系建设方案(试行)》,前者是中国足协主导的青训发展总体计划,后者则是教育部门主导的校园足球竞赛计划。
2017年青少年足球十项重点工作最受瞩目的措施,当属打通校园足球和U字号梯队的大区联赛赛制,正式确定2017年开始推行U14、U15、U16三个年龄段的区域性联赛。明确只要有条件,就会实行主客场制,并且一周一赛。
这可以说是青少年赛制和竞赛体系的巨大变革,很多圈内人士认为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将给更多的球队更多参赛机会;孩子们从小就能接触真正的联赛赛事,适应主客场和一周一赛的节奏;校园足球的高水平球队可以近距离参加这项赛事,也能促进竞技系列和校园足球的接轨。
根据方案,进入到全国总决赛的12支队伍会采取6+6的模式,即有6支最高水平的U系列球队和6支最高水平的校园足球队伍。在国内,职业联赛的球员绝大多数都是出于专业体育队。近两年来,两万所足球特色学校已经建立起来,还需要有正规合理的选拔机制,打通学校足球小将的上升通道。这样具有U字号梯队又涵盖校队精英的联赛,是把专业和业余融合在一起的崭新开始。 本报记者 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