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旧仓城 新仓城
  榛 子

  我们的工厂就坐落在仓城之北。每天午饭以后,我和同事要沿乐都路西行散步。厂区西面,是大片的稻田和油菜地,工厂处在农村包围之中。走到变电所驻足,那里已完全是乡村景象。高大的输电网笼罩下,只见田畴平整,小路蜿蜒。

  说起来已经若干年前了。当时厂里的上海同事说,松江是上海的郊区,而乐都路、玉树路又是松江的郊区了。想想也是,那时从松江到上海,坐公交车绕来绕去,单程就要两三个小时呢。

  从工厂出来,沿沈泾港向南行走,片刻光景可到秀野桥了。秀野桥旧称绣鞋桥,名字的变迁过程就是文化积淀的过程,就让这座石桥有了历史和文化意味。那时秀野桥下的水还是绿的,公交车从桥上开过,单薄的石桥发出“轰轰”的震颤,让人担心它能不能经得住历史脚步的碾压。我望着桥下的绿水,想那古代先贤为之垂涎的一尾尾四鳃鲈,都摇头摆尾游到哪里去了呢?

  曾经在民国时期的旧《茸报》上看到过一则社会新闻,就发生在秀野桥一带。说是一个民家女子,因婚姻之事与父母发生争执,愤而跳河。父亲撑起木船追赶,女儿在齐腰深的河水里奔逃,船追到东她逃到西,船追到西她逃到东,沿岸皆观者……那抗婚女子仓皇的脚步,会不会惊吓了水里的四鳃鲈鱼?

  那一年我们到第四福利院慰问孤老,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颐园。这座江南地区典型的明式花园里,假山,水池,石桥,都未引起我的注意,倒是西南角上那座二层楼阁,惹起我极大兴趣。那是一座“回”形结构的建筑,沿窄窄木梯上去,当中的“口”据说是戏台,四周一围打开内窗便可看戏;打开外窗,又可观四外田景,所以主人又起名“观稼楼”。主人几经更换,颐园先后又称作因而园,罗氏园,高家花园……我却以为“颐园”叫得最好,现在它成为孤寡老人颐养天年之所,真是再好不过了。而仓城又有太多这样的古迹。静园、养真园、水西园、梅园、庆云山庄……

  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的,稻田和油菜见不到了,工厂四周住宅楼、商业楼林立,工厂由乡村里的骄傲变为时代发展的对照物。站在繁华的玉树北路商业区,若不是亲身经历,谁会相信这里曾经稻菽遍地、油菜灿黄呢。

  仓城历史中有过太多的桥:有“云间第一桥”之称的跨塘桥,古朴雄伟的大仓桥,四鳃鲈曾出没水中的秀野桥,邑人雷瑨奉孝老母所建的年丰人寿桥……真是仓城二十八座桥,桥桥有一段历史,桥桥有一段传说。而我新近关注的,是玉树北路那座跨线桥。它造型美观,如弯月横跨高速公路,把仓城和新城区连接起来。在桥上向北望,新城区气象万千,蔚蓝色的天空里,高大雄伟的大学城与佘山顶的远东第一大教堂遥相辉映。往南看,是今日的新仓城,她以“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中心,明清古街散发着古韵魅力,她又有自己的工业园区,文化创业园区,影视基地……哪里又比新城区逊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专题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综合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法治视窗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A25版:理财·银行保险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阳光天地
   第A28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陌生微笑
也说“幸福是种感觉”
高铁公交化还是差口气
平凡中的不平凡
今宵灯谜
旧仓城 新仓城
影落清波夕照秋
美国版夜光杯B06旧仓城 新仓城 2011-11-22 2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