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万国机组”
B-24是历史上产量最大的重型轰炸机,二战期间生产了1.85万架,据说,美国底特律工厂每100分钟就能组装出一架B-24。B-24机身粗壮,人送绰号“谷仓门板”,意即像门板一样坚固,英国空军部选它作首相专机,看中的正是这一点。
被选为首相专机的B-24编号AL-504,由英国空军运输司令部负责改装。为了方便夜间飞行时隐蔽行踪,AL-504通体喷涂成黑色,除了驾驶舱有几块玻璃外,机舱其他部位的舷窗全被封死,以免反光。机舱内的武器挂架全都拆除,换装为4排单人座椅,供要人乘机。丘吉尔的专用区域靠近机翼,那里设置了一处两个大号双人床大小的舱位,供首相睡觉休息。机上还辟出一个专门区域用作“飞行厨房”,以便要人们在长途飞行时能喝上热咖啡。
这架完成改装的专机被英军命名为“突击队员”,该机的飞行员堪称“万国机组”:机长是美国人范德克鲁特,无线电报务员是加拿大人赫尔姆斯,只有两位乘务员来自英国。在“万国机组”印象里,丘吉尔从不与机组做过多接触,可是他的两大嗜好——喝酒与吸烟却在飞机上表露无遗。丘吉尔对机长范德克鲁特很尊重,有时会来到驾驶舱与他聊上几句,问问飞机的位置。范德克鲁特知道首相喜欢飞行并且曾经学习过一段时间,会向他介绍舱内的各种仪表设备,每当这种时候,首相会在他旁边坐上一个小时,专心听讲。除了首相,乘务人员对其他同机的英国军政要人也很有好感。
保不住的秘密
“突击队员“的行程安排是高度机密,机组人员甚至不能记飞行日志。有一次,专机抵达埃及开罗西部的机场,那里距离德军占领区仅120千米之遥,英军全程戒严,生怕走漏风声。可是百密一疏,当时英国空军一位摄影师特别为首次来埃及的“突击队员”拍照留念,为防止有人看出照片上的是“突击队员”,机身上标识的“AL-504”字样被刻意抹掉。但当“突击队员”从开罗飞赴莫斯科之际,开罗一家报纸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新闻《丘吉尔曾造访开罗》,文中配发一张专机照片,机身上“AL-504”的字样赫然在目。
“突击队员”的机组人员对那些保密措施从来都不屑一顾,“德国人一心想把我们击落,而且似乎总是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起飞”。他们这么说,是因为德国电台的心理战节目“呵呵勋爵”每次报道“突击队员”的行程都很准。“德国播音员很厉害,他头一天提到的英国小镇,第二天就会‘准时’地迎来德国轰炸机,不管有意还是巧合,他常能说出丘吉尔的专机今晚离开什么地方,”机长范德克鲁特回忆说,尽管行踪经常暴露,但“突击队员”从未遇到过危险,它安全地往来于埃及、苏联、土耳其、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等国。英国《飞行》杂志曾在1942年9月赞叹:“首相专机突然降落在沙漠,振奋了第8集团军士气,‘突击队员’功不可没。”
从1943年9月起,丘吉尔的专机换成由英国国产“兰开斯特”轰炸机改装的“约克号”,“突击队员”则被送回美国图森基地,经过改装后变成美国海军的飞行验证机。1945年春,“突击队员”更换了机组,在执行最后一次任务时突然与图森基地失去联系,最后一次通话时机组报告“机上二号发动机漏油”,之后便再无音讯。范德克鲁特判断,二号发动机漏油可能导致“突击队员”爆炸,“机上的油箱虽然容积超大,但加油时只能加到三分之二,剩余的空间用于容纳颠簸后膨胀的汽油。如果加得太满,汽油就会溢出。要知道,油箱里的油在飞行中温度是非常高的,油料溢出后只有一个结果——爆炸!”然而,没有人能够证实范德克鲁特的判断,“突击队员”就这么神秘地消失了。 李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