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杂技团两节目获莫斯科国际马戏艺术节大奖~~~
上海杂技团两节目获莫斯科国际马戏艺术节大奖~~~
上海杂技团两节目获莫斯科国际马戏艺术节大奖~~~
     
2016年09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杂技团两节目获莫斯科国际马戏艺术节大奖
用借来的杠“抖”出魅力
王剑虹
■ 《秦俑情——抖杠》在比赛中
■ 《云起龙腾——集体造型》在比赛中
  在北京时间昨晚12时举行的第15届莫斯科国际马戏艺术节颁奖典礼上,上海杂技团原创节目《云起龙腾——集体造型》《秦俑情——抖杠》分别以近乎满分成绩,一起荣膺莫斯科国际马戏艺术节第一金奖,然而此次获奖殊为不易。

  “抖杠”起源于俄罗斯,英文为“Russia Bar”(俄罗斯棒),历来是该国的强项。这次上海杂技团对俄罗斯“抖杠”进行了改革创新,研发了“三杠连接”“双翻连翻”“三周连翻”等高难技巧,也开创了全新的表演模式,以“秦俑”为主题的构思更是融入了中华文化魅力。这次《秦俑情——抖杠》的参赛,可以说是去“抖杠”家乡接受当地观众的检验。

  没想到的是,临出发前上海杂技团收到组委会的通知称,俄航提出,超过5米长的“抖杠”道具无法随演员同机托运,而走货运途径的话则赶不上比赛。上海杂技团团长蔡荣华告诉记者,本来打算到俄罗斯借撑杆跳的杆来重新制作,后来俄方表示可以借抖杠给上海杂技团。不过抖杠的道具是根据演员的体重和技术条件而制作的,俄罗斯演员身材高大,借来的三副抖杠尺寸、软硬度与弹性都与节目组常用的有较大差异,控制得不好就会出意外。

  演员需要适应新道具,而此次国际大赛汇集了十多个国家的近30个节目,场地有限,每个节目一天只有大约一小时的训练时间。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上海杂技团的演员克服心理压力努力适应新道具,终于在比赛的舞台上完整、完美地呈现了所有技巧动作。看完比赛,国际评委之一、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艺术总监皮尔斯表示:“中国演员临时借用抖杠,如此出色完成高难度技巧,简直不可思议。”另一国际评委、俄罗斯国家马戏剧院总经理、国际著名驯虎大师扎巴什内则表示:“俄罗斯是抖杠发源地,中国人发展到这么高水平,我只有一句话:向演员脱帽致敬!”         本报记者 王剑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G20在杭州
   第A03版:G20在杭州
   第A04版:G20在杭州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8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用借来的杠“抖”出魅力
“浸入式”模式一年抵五年
明星应该自觉纳税
美国版文体新闻A15用借来的杠“抖”出魅力 2016-09-06 2 2016年09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