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互动/新民健康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眼睛瞪大像铜铃,当心是眼病!
吴瑞莲
  ◆ 吴瑞莲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形容一个人也经常描绘为有一双美丽动人、楚楚动人的大眼睛。但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眼球突出变大了,这不仅没有让他们更加好看,反而是令人感到不舒服。这些眼球突出的人常常伴有眼睛干涩、疼痛的症状,甚至怕光、流泪,睡觉的时候上下眼皮闭不全。这是怎么回事呢?眼眶病专家许龙华教授告诉我们,眼睛突出可能是由于眼科疾病引起。

  多种眼病可导致眼球突出

  什么是眼球突出?眼球突出是指眼球因眶内容的增加或眼球自身膨胀而向前突出。眼球突出严重影响外观,所以一旦出现眼突,多数人都会赶紧到眼科诊治。许教授介绍,引起眼球突出的病有很多,其中属于眼科的包括眼眶肿瘤或外伤,眼眶炎症水肿、眼球炎症或肿瘤,海绵窦血栓形成或眼球增大(如先天性青光眼)、眼肌麻痹等,皆可引起一眼或两眼眼球突出。

  还有不少人可能都感觉到,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的人,眼睛显得有点突出,那是由于近视的人多数都是由于眼轴比正常人长所致,这种突出是比较轻微的,无须过分担心。但是儿童出现眼球突出则要特别警惕,儿童常见的眼科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就会引起眼球突出的。

  除此之外,许教授表示,眼球突出还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特有的体征之一,目前认为其发病和自身免疫有关,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甲亢患者的眼眶内组织水肿和淋巴浸润可引起眼球突出。轻的眼球出突,尤其是双眼的眼球突出,不易觉察,重的眼球突出犹如铜铃。眼球突出的程度可用眼球突出计测量。正常眼球突度平均12-14mm,两眼突度相差少于2mm。

  眼球异常凸起

  或是甲状腺眼病

  甲状腺眼病是眼眶疾病中极为常见的类型,是与甲状腺相关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伴发于甲状腺机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癌,也有少数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这种疾病女性多见,多数双眼发病,双眼的严重程度可能不同。

  许教授说,甲状腺眼病常见的首发症状是眼睑退缩,其他的表现包括上睑迟落,即向下方注视时,上眼睑不能相应地随之下移;眼球突出,眼睑、结膜充血水肿,内眼角肿胀。除了上述的眼部不适、眼干、胀痛、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眼部刺激症状外,还会出现斜视、眼压升高等表现。眼睑闭合不全可能导致暴露性角膜病变,甚至角膜溃疡穿孔。眼外肌的肥大和纤维化严重者会导致视神经受到压迫,引起视力的下降和视野的缺损。

  许教授说道,在看到病人眼球突出后,他会询问例如年龄、病变发展速度、有无外伤、有无疼痛甚至全身血液情况、甲状腺功能等问题。因为眼球突出有多种眼病可能。如果是甲状腺眼病引起的突眼,会给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和抗体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活动性评分从而指导治疗。

  那么真的得了甲状腺眼病该怎么办?首先,应在内分泌科控制甲状腺功能。眼部需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甲状腺眼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有可能会自愈。所以轻度的甲状腺眼病不需要应用激素或治疗,只需滴用人工泪液进行眼表的滋润;对于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在睡前眼部涂眼药膏,避免睡觉时角膜长时间暴露引发角膜病变;急性期的患者,如果眼部有明显水肿、充血、疼痛等炎症刺激表现,应在全身情况允许的条件下,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而对于眼球突出、暴露性角膜病变、压迫性视神经病变或有美容需求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不过手术的前提是甲状腺功能正常,且眼部症状稳定6个月以上。

  许教授提醒,短时间内出现的眼球突出更应该引起警惕,如果患者感觉到视力下降、剧烈疼痛等症状,必须尽快到医院检查病因。而有些眼球突出对患者来说无关痛痒,容易被忽视,其实眼球突出往往预示着眼眶内存在比较棘手的疾病,因此有眼球突出的患者,需要到眼科的眼眶病组确诊突出原因,以免延误治疗。

  听眼健康讲座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为退休的中老年群体可以有双明亮健康的双眼看世界、了解眼部保养、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及应对方法,新民健康特联合相关机构开展“夏季护眼眼健康系列讲座”。每日电话报名前30名读者可参加本次讲座更可获得专家面对面宣教机会。

  感兴趣的读者可拨打新民健康会员服务中心热线021-80261680(10:00-17:00),或发送短信“专家+姓名+联系方式”至13818853479报名参与。

  ■新民健康特邀专家简介

  许龙华 眼眶病专家

  擅长:眼眶肿瘤、眼眶骨折、眼睑成形、翼状胬肉、上睑下垂、活动义眼、睑外翻等疾病的诊治及相关眼部问题的诊疗。

  本板块活动为公益活动,不向参加者推荐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商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G20在杭州
   第A03版:G20在杭州
   第A04版:G20在杭州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8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眼睛瞪大像铜铃,当心是眼病!
只看空腹血糖易漏诊糖尿病
夏末初秋如何预防偏头痛?
科学应对肝硬化
广告
美国版互动/新民健康A26眼睛瞪大像铜铃,当心是眼病! 2016-09-06 2 2016年09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