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1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珍珠塔》之往事
曹正文
  曹正文

  春节前,我给评弹名家陈希安去拜了个早年。陈希安去年刚过“米寿之喜”,今年实足89岁哉。虽然他入冬后有点气管炎,但我见他面色红润,额头有光,一说到《珍珠塔》眉飞色舞,忆及评弹往事,如数家珍。

  认识陈希安先生已60年了。笔者自幼住在苏州肖家巷,从小受吴语与评弹的熏陶,三四岁时便听着评弹长大。小学一年级在上海读书,班里有个女同学叫周月华,她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评弹演员周云瑞,我便去书场听周云瑞说书,与周云瑞搭档的正是陈希安。我第一次在舞台上认识了陈希安先生。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去上海评弹团采访秦建国等青年演员,认识了蒋月泉、唐耿良,也在那里见到陈希安,他当时五十开外,笑眯眯的,很和气,不因为我是业余作者而怠慢我。

  真正与陈希安作长谈的是1992年,当时我应香港作协名誉主席金庸邀请去港讲武侠,同船正好碰到去香港演出的陈希安一行,他与我们谈笑风生…… 

  谈起往事,陈希安先生十分快慰,他还记得我10年前去他家玉佛城相见的情形,他还送我两盒《珍珠塔》磁带。

  陈希安,常熟人,原名陈喜元,小名喜官,他从小长得很讨人喜欢,读书读到五年级,便因家贫而失学。他小小年纪便拎个竹篮去卖鸡蛋,说来也巧,附近有几家书场,陈希安一走近便入了迷,回家后便自弹自唱,邻居听了都说,喜官是块“说书”的料。后来,书场中来了位“塔王”沈俭安。沈俭安当时以说《珍珠塔》名闻江南,陈希安心生羡慕,在他14岁那年正式拜沈俭安为师。

  陈希安16岁便与师父沈俭安搭档上台演《珍珠塔》,陈希安对我说:“当时《珍珠塔》演了两个月,从无锡北门唱到南门,一共60回。”陈希安17岁那年,沈俭安与陈的师叔薛筱卿搭档演《珍珠塔》,陈希安便与师兄周云瑞合演《珍珠塔》,前者轰动书坛,后者被观众誉之“小沈薛”,好评如潮。

  1946年,蒋月泉、王柏荫、张鉴庭、张鉴国、刘天韵、唐耿良、谢毓青、周云瑞与陈希安九人筹建联合演出,1951年,蒋月泉等18人加入上海人民评弹团,陈希安也是十八人之一,今天陈希安成了“评弹十八人”中仅剩的硕果。

  陈希安是沈俭安、薛筱卿之后的又一位“塔王”,他60年评弹生涯,与《珍珠塔》这部书紧密相联,他与薛惠君在1995年录制的《珍珠塔》是上海电视台“电视书场”第一部播出的长篇评弹,他与郑缨于2000年录制的《珍珠塔》,成为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播出的长篇评弹。

  陈希安与沈俭安、周云瑞搭档时,他一直做“下手”,两位名家去世后,陈希安与薛惠君、郑缨搭档时做“上手”,他将薛调的高昂有力与沈调的婉转润和,巧妙地融为一体。1979年陈希安与薛惠君赴香港演出《珍珠塔》中“碧梧堂联姻”一回书,令现场观众掌声雷动,也令陈希安先生至今回忆起来十分激动。

  陈希安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他说《珍珠塔》的成功得益于马如飞的创造,马是“小书之王”,后来,他老师沈俭安与薛筱卿又将《珍珠塔》的剧情更趋丰满,陈希安还说,“方卿唱道情”这一回书,原来方卿是不唱道情的,后来他师兄周云瑞亲自设计了一段“道情”,他说起师兄周云瑞,目光中充满了敬重的光泽,周云瑞在艺术与人品上对他的印象太深了。

  陈希安2003年起就不大上台演出了,这14年他一直寄希望于青年评弹演员再创辉煌,他已把《珍珠塔》100回演出本送给了青年演员高博文,希望博文成为新时代的“塔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跟着高铁看神州
   第A05版:跟着高铁看神州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新闻
   第A0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0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0版:夜光杯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阅读/连载
   第A13版:家装之窗
   第A14版:家装之窗
   第A15版:家装之窗
   第A16版:家装专版
过年的传统点滴
年夜饭,那一口老上海的滋味
旧的不去,新的怎么会来呢
《珍珠塔》之往事
小囡要有“怕懼”
美国版夜光杯A11《珍珠塔》之往事 2017-01-27 2 2017年01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