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1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囡要有“怕懼”
杨云棠
  杨云棠

  2017年元旦前夕,儿子晏如和媳妇中江惠子专程从东京赶来,与我俩共度新年。我假座丁香花园申粤轩,宴请他俩,同时邀请几位好友助兴。儿子对服务生与好友都彬彬有礼,笑容可掬,言谈举止,落落大方。我想起一位名人的至理名言:礼貌是人际交往的金钥匙。他就拿着这把金钥匙在海外闯荡了20多年。

  晏如活泼、开朗的性格,这与他从小积极参与学校的文体活动有关联。他在冰厂田幼儿园时,排演文艺节目时,总少不了他,大多还是男一号。这是一所市级文体特色的幼儿园,参加比赛的机会多,晏如获得锻炼机会也多。幼时的晏如十分讨人喜欢。胖胖圆圆的脸上长着大大的眼睛占着很多脸部,小小的嘴巴,卷卷的头发,穿着出口转内销的深藏青童式西装,衣服超过膝盖。园长李振华老师与董老师都很喜欢他。

  宠爱有加的晏如,顺顺当当地进入浦东一所名牌小学。谁会料到,他读二年级时,一日,邻居阿敏给我打电话,说是晏如体温40多度,让我赶快回家。那时,我在中学任教,正准备第四节上校会课。接到此电话,我丢了魂似的,将广播稿交给一位老师替我代上校会课。这所小学距离我家,行走将有三刻钟路程,这位班主任老师竟然既不电话告我,又无人陪同,让他这样高烧沿途走走坐坐才到了家,我心痛之极,一气之下,将他转学到了昌邑路小学。这里遇上了一位优秀班主任沈老师。一次,任课老师向我反映晏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常做小动作,猜疑多动症,我曾带晏如去求症,配了药。沈老师坚持不让他吃药,说是会纠正他不良习惯。果然,沈老师慢慢地耐心地纠正了他上课做小动作的习惯。

  我信奉严父慈母的理念,自己当了家长后也充当了严父的角色。轻易不会表扬孩子,惟恐小孩骨头轻,会骄傲。严父往往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希望自己的理想让孩子来完成。孩子学习成绩的升降,是自己情绪沉浮的晴雨表。有时,虚荣心理作祟,孩子考得不好,似乎丢了面子,且错误地认为,自己的优良成绩应该在儿子身上延续。一旦晏如出现学习成绩不好,就设法转学。孟母三迁是搬家,我却是转校。其实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不必为孩子学习所累,所绝望。

  我对他严格要求的只是学习成绩,这阻碍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如今,他的作画与音乐天赋渐渐显露,应该庆幸的是我还没有扼杀他的个性。

  严格要求也带来意外的收获。这就是宁波人常说的小囡要有怕懼,他有怕懼,宁波人将懼怕倒置,由原来泛指一切害怕成了专指小辈对长辈的敬畏。

  “怕懼”是无声无形的教育,它会终身起作用。这个教育法宝不可丢弃。我并不知晓晏如这样孝顺是不是它在起作用。每次回国陪母亲散步,去理发店洗头。添置家用电器,如空气净化器等,还修理水电,购买衣服保健品等等。

  类似这样的传统养育还有许多,有待于大家共同挖掘,且有待于发扬广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跟着高铁看神州
   第A05版:跟着高铁看神州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新闻
   第A0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0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0版:夜光杯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阅读/连载
   第A13版:家装之窗
   第A14版:家装之窗
   第A15版:家装之窗
   第A16版:家装专版
过年的传统点滴
年夜饭,那一口老上海的滋味
旧的不去,新的怎么会来呢
《珍珠塔》之往事
小囡要有“怕懼”
美国版夜光杯A11小囡要有“怕懼” 2017-01-27 2 2017年01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