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
治水有“三制” 形式主义靠边站
本报记者 程绩
2月6日上午,松江区召开了第一个全区性大会——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暨中小河道治理推进大会,松江区第一总河长、区委书记程向民总结和部署2017年河道治理任务。
程向民是当地一条著名黑臭河道华星西河的“河长”,眼下这条河的全面整治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开展之中,相比去年整治初期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记者了解到,最初在认领河道时,程向民就明确,要认领一条全区最严重的黑臭河道,“绝不搞形式主义”。
松江区在2016年12月2日打响了“消除黑臭河道、打通断头河”攻坚战,接下来300天里要完成26条黑臭河道、125条问题河道、若干条群众举报投诉河道的治理工作,到2017年9月底之前基本消除河道黑臭状态。
九里亭街道党工委书记金正斌是辖区内秀浜的河长,去年,这条被市里点名批评的松江黑臭河道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观。整治之前,这条仅1.15公里的河道两岸挤着不下4000人,除166户村民宅基外,其余大多数是外来人口,栖身在村民搭建的违法建筑中;各类商业、餐饮、作坊也随之进驻违法建筑,仅6家企业的违建厂房就占地1800多平方米。现在这些违建厂房已被夷为平地。“河道治理,实际上一大半文章都在岸上。要说服这些房东放下眼前小利,追求未来更大的利益。我就告诉他们,环境整治好了,你们的租金翻倍都不止”,金正斌说。
松江区还提出了治水“三制”,希望实现河道水系的长治久清。一是“河长制”,这是压实治水责任,通过“治官”来实现全境治水。二是“纳管制”,就是通过截污纳管补短板,实现源头治水。三是“网格制”,是通过把水环境综合治理纳入网格化管理,并将地方治水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中,实现全民治水。
根据摸底调查,松江区存在重污染河道28条(段),共计23.67公里,断头河(浜)186条。同时,市级部门为松江区确定了26个水质考核断面,其中2个国考断面,24个市考断面。
浦东
认领“责任田” 党员带头力量大
本报记者 孙云
春节放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浦东新区航头镇三条市级考核河道——向阳河、黄家港和卢沟桥浜——的河岸上,新竖起三块“河长”铭牌。“河长制”在这个分布着1174条河道的小镇,正式启动。
南汇多水系,按照《“河长制”工作实施意见》,这些河道分别落实了镇班子领导,单位、部门负责人、村两委以上干部,团员青年担任河长,甚至还有热心公益、保护环境的企业家积极认领,当起“编外河长”。
“河长制”不是荣誉,不是冠名,而是一条条水系中的“责任田”。航头镇的这些河道将陆续设立“河长”铭牌,标明职责、整治目标和监督电话等内容,让老百姓找得到人。同时,“河长”们还将为每条河“记账”,每个村也都有一本小册子,完善整治河道资料,记录下河道变美的全过程。
1月初,航头镇就打响了河道整治的第一枪。截至春节前,3条市级考核河道两岸十米范围内的企业全部关停,违法建筑全部拆除,总面积逾2万平方米。
违建事关切身利益,让大家同意拆房着实不易。关键时刻,村里党员干部纷纷挺身而出,以身作则,带头拆除自家小屋,还积极给家人、亲戚、朋友和邻居做思想工作。
其中,在镇里上班的老盛和老张是第一批带头拆违的。老张说:“爷爷奶奶在这几间屋子住了几十年,肯定舍不得。但我们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拖了大家的后腿。”
老陈是一名退休党员,也是村里的党员志愿者,她在接到拆违通知书的当天就毫不犹豫地签了承诺书,并马上通知租客搬走。陈某的儿子想不通,直埋怨母亲傻:“人家都没签字,我们家为什么要先拆掉?”陈某讲政策、讲道理,不但说服了儿子,还做通了周围邻居的思想工作。
村民们见到了身边的榜样,经过劝说,也都渐渐明白河道整治工作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果园村有一位村民起先怎么也不愿意签字,还有上访的想法。党总支书记与他长谈,不仅做通了工作,还使他成为政策的宣传员。
嘉定
一河一对策 春节假期不停工
本报记者 程绩
嘉定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但因各种原因,中小河道黑臭现象较为严重。共有88条、144公里河道被列入市级考核名录,占了全市总数的22%,整治数量是各区中最大的。
春节期间,嘉定的河道整治工作并没有停工,有四条河道反而是利用外来人员集中返乡的宝贵时间,对原本处于人员密集区的河道继续施工。
2月4日,在上海嘉定区马陆镇生产河施工现场,两台轰轰巨响的挖土机正在开挖河道。“一河一档案,一河一对策,一河一办法,一河一河长,要确保条条河道有人管、段段河道有人养。嘉定全区149条、197公里黑臭河道,今年底将全部消除黑臭现象。”鸡年上班第一天,嘉定区第一总河长、区委书记马春雷就到河道整治现场调研。
在嘉定工业区的陈家泾畔,一台挖掘机正在进行河道拓宽作业,河道周边的违法建筑已经拆除,环境非常开阔,因此有条件将河道拓宽5到6米,工程预计将于3月完工,届时河水黑臭现象或将不再出现。“河道拓宽后,在防汛除涝方面,水体库容量变大了,水体更加流通,也能改善周边整体的水质状况。”嘉定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丁根龙告诉记者,现在他多了一个身份——陈家泾的河长。
华亭镇联三村村民陆建升已经真正享受到河道整治的利好——家门口的小河再也不是黑魆魆的,原先的鸡棚鸭舍都被拆除了,种上了绿化植被,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味道,他终于可以陪着家人到河边作康复训练了。在嘉定,像这样旧貌换新颜的黑臭河道还有百余条。利用冬季枯水期,河网密集的徐行镇这两天正在对辖区河道进行疏浚、生态清淤和生态修复。在这几条已经冲淤完毕的河道内,清澈的河水泛着波光,河道也比以前宽阔了许多。
记者从嘉定区水务局获悉,今年2月底之前,所有河道都将设立河长公示牌,同时3月底前建立“嘉定河长”微信公众号。到时候,市民对于河道有什么建议和意见,都可以通过微信扫一扫,对话河长。
静安
持续做监测 长效管理落实处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静安区有徐家宅河、夏长浦、彭越浦-东茭泾、俞泾浦-西泗塘、走马塘等5条河道,被列入住建部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名录,范围覆盖静安全部市管河道。
区级工作方案制定后,各街镇积极开展沿河陆域的拆违工作,截至今年1月26日,河道两岸共拆除违法建筑26处,约56410平方米(建筑面积)。彭浦镇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在严寒中集体坐船查看沿河整治与拆违情况,共完成8处,9510平方米的拆违任务,大宁路街道完成7处,4755平方米拆违任务,彭浦新村街道对阳光之家2000平方米的搭建实施了拆违。
按照住建部关于《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要求及市水规规划院编制的模板,2016年,静安区已完成对徐家宅河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并通过第二次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根据新情况,重新编制了五条河道“一河一策”的方案。
“夏长浦河道整治项目已于2016年12月开工,目前区境内的水生态措施已开展,宝山段截污纳管项目近期开展。”区河道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各河道的整治进展顺利,计划在宝山截污纳管完成后,开展界河段的疏浚及生态治理工作;彭越浦等市管河道整治任务项目报建已完成,腾地工作也已开展,目前启动了招标工作,力争4月上旬开工,整个项目将力争在10月底完成。
“今年的目标着力点在消除夏长浦、彭越浦-东茭泾、俞泾浦-西泗塘、走马塘等4条河道黑臭问题,改善河道水质,提升河道景观。”静安区建交委副主任董伟毅介绍,将尽快确定河道两岸内规划功能定位,推进落实陆域管理范围内的违建拆除,设计并建设沿河绿化景观;完成分流制地区管网混接管网排摸,制定管网改接方案并启动管网改接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开展河道整治阶段的水质监测工作;开展河道水情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并做好与环保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