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上海闲话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0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上海个清明风俗
文/朱少伟
  文/朱少伟

  清明一向比较受民间重视,垃拉老上海伊个风俗就有勿少。 

  清明搿日,有交关人会去插柳。关于清明插柳有迭能个传说:春秋辰光,晋文公回忆自家继位前头流浪个苦日脚,记得有一趟实在呒没东西吃,介子推居然割了身浪个肉,伊想想老感激个,就派兵放火烧山逼迭位隐士跑出来做官,但介子推坚决勿肯出来做官,情愿抱牢老柳树垃烈火当中死脱;晋文公愧疚得勿得了,马上规定每年搿日“禁火寒食”,第二年清明还亲自从复活个老柳树浪折枝插垃宫门口表示纪念,老百姓侪学样垃屋外插柳。宋朝个梅尧臣来过上海一带,伊写个《寒食》诗讲:“荒山野水非吾土,寒食清明似去年。杨柳插门人竟笑,吴儿不信子推贤。”迭个说明,埃个辰光清明插柳已经垃江南地区流行。到仔明清时期,上海人搿日勿仅垃门外或者窗浪插柳,还有蛮多男小囝侪欢喜头戴柳叶环、小姑娘侪欢喜拿嫩柳枝结花球佩垃鬓边。迭能做到底是为了啥?原来,清明也拨拉看作“冥节”,柳枝恰巧绽绿,古书浪叫伊“鬼怖木”,大家就拿伊驱“野鬼”;另外,春暖后细菌开始繁殖,柳叶属于常用个一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大家当然侪高兴垃门前或者身浪闻到伊个缕缕幽香,以求祛病健体。既然插柳、戴柳、佩柳有祈吉祈福个意思,又可以显示出生机,乃末搿个就成为一种时尚,而且流传过“清明勿戴柳,红颜变皓首”、“清明勿佩柳,来世变黄狗”个民谚。 

  清明搿日,交关人也会到城外先人个坟头浪拔草、盖土,再点香烛、摆供品、烧纸钱,俗称“上坟”或者“扫墓”。晚清张春华个《沪城岁事衢歌》讲:“江乡令节重三元,春露秋霜慰九泉。听彻莺啼寒食路,草坛风紧腻晴暄。”迭搭块提着个“草坛”,通常叫做“草甏”,伊是拿麦秸编成个,样子有眼像饭草窠,有底有盖头;清明烧“草甏”,是本埠顶特别个一种习惯。因为老早富裕人家经常拿银元摆垃甏里向埋起来,防备贼骨头上门偷窃,所以“甏”相当于“银箱”;“上坟”个辰光,垃草扎成个甏里向摆满锡箔一道烧脱,就赛过是拨仔已经归西个前辈一箱子钞票。 

  搿日,交关人还会拿青团、蒿饼当祭祖宗个供品,当送拨亲友个礼物。垃清明节前头,自家动手做青团、蒿饼,是一桩蛮有趣个事体。根据有个笔记文献里向讲,老早青团个做法是:让艾蓬汁或者麦青汁搭糯米粉融和,再包进豆沙、枣泥馅子,拿芦叶衬底入笼蒸熟;蒿饼个做法是:垃糯米粉里向均匀揉进嫩蒿芽汁,捏成甜个饼、咸个饼,既可以入笼蒸熟,也可以下锅煎熟。青团、蒿饼侪颜色碧绿,清香扑鼻,风味独特。 

  除此以外,踏青、放鹞子、荡秋千、踢毽子咾啥,也是搿日个活动。老上海个清明,大家真是来得忙!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旅游·城市
   第B02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03版:域外风情/旅游城市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老上海个清明风俗
候分掐数打长途电话
“方言保护”和“方言神话”
沪语局限
侬问我答QA钱教授答疑
上课勿准讲闲话
说方言(十二)
麟康/画
新民晚报上海闲话B04老上海个清明风俗 2012-04-03 2 2012年04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