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拒收】
骗术:有些特许加盟的授权方,向加盟者承诺收购产品。但在合同上,会注明“要达到产品标准”。标准由谁定?当然是授权方,而且制定得非常模糊。当加盟商制造出产品后,授权方便以不合格为由拒收。
防范:合同是保障权益的屏障,切勿随便签字画押,一定要仔细推敲条款。涉及特许经营权的内容、期限、地点等在法律上都有详细规定,加盟者应仔细推敲,保护自己的权益。
【变相卖产品】
骗术:很多项目都说是特许加盟,实际却是在卖机器设备,特许人圈完钱后就消失了。
防范:这种情况较集中在本来是通过代理销售设备的行业,比如洗衣店、咖啡店等。如果加盟者发现售卖的机器高于市场价,或买机器的费用占总额的大头甚至全部的话,就要多个心眼了。
【“样板店”为托】
骗术:很多被授权人作为“样板店”的加盟点都非常诱人,装修高档、生意火爆,其实都是“托”,宣传夸大投资回报,声称收益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防范:据统计,一个正常的加盟项目一般会在经营后1至1年半的时间才可能盈利,加盟者不能被授权方布下的“假象”所迷惑。决定加盟前一定要多走多看,随意选择几家加盟店进行考察,看看究竟能否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