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有的食品外包装上经常看到有“致敏原信息:含有小麦、乳制品成分”或其他标出的如大豆成分、虾的成分,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读者:卫健
答:致敏原又称为过敏原,是指能够诱发机体发生过敏的抗原物质,食物过敏是指人们在食用食品时对某些食物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在医学上属于一种变态反应,食物致敏原是普通食品中正常存在的天然或人工添加物质,被过敏体质人群消耗后能够诱发过敏反应。
你见到的就是食品生产企业根据食物致敏原的标识要求对该食物中的致敏原物质进行标识的提示,以方便那些对食物过敏的人群在消费食品时有选择的进行识别。
食品致敏原标识在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美、加拿大、日本、中国香港的食品标识法规中有明确的要求,我国也在2011年发布的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将致敏原作为非强制要求进行标识。
目前我国要求标识的致敏原信息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的内容:1.含麸质的谷类及其制品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等;2.甲壳类及其制品如蟹、虾等;3.鱼类及其制品如鲈鱼、鳕鱼等;4.蛋类及其制品如鸡蛋、鸭蛋等;5.花生及其制品如花生、花生酱等;6.大豆及其制品如大豆、豆粉等;7.乳及其制品如牛奶、乳糖等;8.坚果及其制品如杏仁、腰果等。
食品企业标识致敏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也为消费者选择食品避免食物过敏提供了帮助,对食品致敏原敏感人群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