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中说:“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我问学生这荷花为何“羞涩”?这对于最爱羞涩的女孩来说,一点也不难回答,答案多种多样:是因为它还鼓不起勇气去展示自身的美,有点不好意思;是它还不能落落大方地接受人们投来的艳羡的目光,有点羞答答的;是它在这夜深人静之时怕被人窥见了自己的秘密,有点难为情;是在众多俏丽的姊妹中顿生相形见绌之感,怕被取笑……这就是赏玩,它不是靠理性,而是靠自身的感觉、体验和联想。赏玩,能带来美感和乐趣。
叶圣陶先生教其子女写作,就要求他们赏玩词语。他说,语感好的人,一个词语就能展现一种美好的意象,还能唤起丰富的感受。他常让孩子们各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练笔,长短不拘。据叶至善先生回忆说,这种练笔很有意思,既培养了语感,又把语言和生活联系了起来。
今年沪上高考作文题的核心就是“微光”一词。有位考生不是去对题目作理性分析,而是凭语感赏玩“微光”一词。他想起了黎明的曙光、茫茫夜色中农舍的灯光、海上的灯塔,想起了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中的“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由此得出,这微光就是辉煌的前奏,导引前行的标志,就是心中稍纵即逝的灵感、直觉,是尊贵的不速之客。于是,就有了对题目准确地把握,就唤起了写作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