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湖绿,盐城红。南有西溪,北有溱湖。
溱湖的绿与别处不同。浅浅的,薄薄的,不似厚重凝滞的苔绿,轻盈温和。可以看见水底的螺贝、青虾、游鱼。没有北方大湖的野逸疏犷,也无西湖浩浩渺渺。湖心水可以直接捧来喝。是少见的淡水湿地。凝神观注,水草丛中蹿出一只水鸟来,红嘴、黑身、长脚。水面不复平静。想仔细去看,它已钻进芦苇荡中了。听得噗通一声,是鱼在嬉戏。流水,烟柳,远村,近树。满目皆是画。《修仙狂徒》中所谓“移步换景”。湖中多洲,岸边多滩。大片“梭鱼草”叶翠花紫,开得闹猛。黄白色的蝴蝶成群结队,与电影科技手段加工出来的翩跹动感大相径庭。这里是不是神话《天仙配》故事发生地,争论不休。脚下溪水潺潺,杉树笔直入云。是尼克松访华期间引进品种。荷花满池。头一次见到了叫做香蒲的植物,也称蒲草,用来做蒲席、蒲枕的。也是造纸的好东西。据说嫩的时候还可以吃。
溱湖比西溪更有野趣。走进 “悦鸟小筑”,端着望远镜细细望去,白花花的芦苇上,立满白鹭、喜鹊、灰鹭、白头翁,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鸟来。是角似鹿,面似马,身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像”的麋鹿的故乡。从湖面摇橹过去,有麋鹿在草地上闲闲地走。扬子鳄正在午睡。熟悉的歌曲“丹顶鹤的故事”中的主角,“湿地之神”振翅翱翔。水草茫茫,林木葱葱,洲滩塘垛自成方圆,高处茅蒿密密,野花点点。低处芦苇青青,荷叶田田。这个季节来,多鸟雀云集,怪不得有“喜鹊湖”的雅号。凡事总有遗憾。鸟鸣鸡啼,本是春天最真实的声音里,时不时有流行背景音乐,从草丛中树桩模样的匣子里跑出来,感觉多余。公园里还有地下温泉。现只是用于沐浴,有些可惜。
水面上,苇荡深处,有小船吱吱呀呀摇过来了。船娘唱着小调。与瘦西湖的娇俏船娘相比,溱湖船娘中年居多,甚至更大,是娘娘辈。我倒觉得更“古味”。一打听,游客亲切地称之“外婆船”。外婆们讲泰州方言,多唱传统小调,为游客讲解当地风土人情。周庄船娘说吴侬软语,喜欢哼唱昆剧小调。也很好看。我曾去过兴化。兴化船娘软语轻唱,细声,但不细气,是另一种味道。
“莫道江南花似锦,溱潼水国胜江南”。溱湖古镇的开发,远没有朱家角等地那么深入而丰富。很多地方只是当地人的住宅。古井多,过去海水倒灌,河水不能使用,因此形成七十二口私家古井的景观。古树多,溱湖八景之一的“绿院垂槐”为代表,还有一棵生长于北宋初年的古茶花树,至今仍吐露芬芳。古籍多,古桥多,古砖瓦多,和溱潼的泥沙有关。以通扬运河为界,两边的土质完全两样。河以南土质为沙土,而溱潼这里,土质显粘性,粘土非常适合烧制砖头。砖雕极具特色。想起那句歇后语“存中(溱潼)失火——窑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