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申请者创造力
据峰会主席、两年前从七宝中学考入哈佛大学的常帅介绍,出席上海峰会的各国、各地高中生共有308人,他们是从海内外3000多名报名者中遴选出的。“峰会采取与哈佛大学本科招生基本相同的录取机制。除了学术和课外活动方面的成就,组委会更重视报名者在申请材料中体现出的创造力、远见性以及领导才能。每位申请者除了提交个人学术类比赛获奖记录、课外活动及志愿者活动情况,还要提交中英文命题短文各一篇。而平时的学习成绩只作为录取时的参考。”常帅说,今年供选择的三个作文题目非常新颖,比如“如果人生是一个三明治,你将会选择向里面夹什么?”“请讲述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冒险,并谈谈它对你的意义。”“如果你可以藏一件物品到时光胶囊里给后代的人们,你会放什么?”
体验哈佛课程设置
每年暑假举行的峰会,是由哈佛大学中美国际交流协作机构主办的,也是哈佛大学官方开展的针对海外高中生的最大项目,目的是发掘并培养具有领袖才能、学术气质、公民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中生。
七宝中学的朱健然和广东湛江一中的雷迅两位同学,都觉得有如亲临哈佛课堂的感觉。外教带来了30门课程,考虑到小班教学的需要和尽可能做到均衡,每位同学只能从中选择4门课。小朱选的是电影介绍、美国历史、纽约与新奥尔良的对比、饮食与健康等课程,而小雷则选择了阿拉伯文化与语言、考古学等课程。他们都说,这样的课程体验,是在国内高中从没有过的。
探讨人类未来课题
尽管峰会只有不到十天的时间,但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10人一组的课题探究活动,让大家感受“从学习模式向学术模式转变”的哈佛大学培养理念。课题的总名称是“20岁以下年轻人必须思考的未来20年人类将面对的10个问题”。子课题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际关系”“人的基本权利”。峰会结束后,小组同学还将通过通信联系的方式,在课余时间共同完成这些课题。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