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黄大华的水彩画,似乎被诱入了恢宏坦荡而又空灵愉悦的禅境中。作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资深编辑,退休多年的他依然眷恋着手中的画笔,在没有前制谱式的创作中,水彩和人物画的笔触随意游走。
那种若隐若现,柔情似水,光影交错或气势磅礴的独特画风,给人以典雅和谐的视觉享受。画面中出现的各种象征生命符号的元素均可在大自然的生活中找到影子。
下过工厂务过农,养过猪崽挑过泥,在黄大华看来都是他生命过往中上天赐予他的恩泽与濡养,是他绘画中还原生活深层的一种源泉。
自幼喜欢画画的他,1959年进入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之后在人美社美编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最让人值得称颂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连环画出版业陷入了市场低谷,由他再三倡议创办的儿童刊物《动画大王》,以突破困境,在社领导同意下签订了有关承包协议。经过两三年的创新改革,该期刊印数超过三十万册。在《动画大王》期刊旗下还创办了多种《动画大王画库》。当时风靡全国的《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印数达数百万册。
他身兼美编、文编、编务,又抓宣传发行,几乎每天马不停蹄,然而他水彩画的创绘成果也毫不逊色,《黄大华水彩画集》(第一、二册)相继集结出版。这种“拼命三郎”式的举动在当今的职业画家圈内也难得稀见。家人贬其为“多动症”,而他自己却幽默地调侃“宁可折腾到死”。
应着这种“不安分的躁动”,退休十多年后的他又耗时两年左右,主持、起草、修改、创作了世博会展出的反映老上海市民生活百态的《苏州河风情录》(春、夏、秋、冬)四幅长卷。展出结束后,他又对画面中多处不尽人意的细节又一一作了修改补充,至今尚在进程中。这成了他耄耋之年仍嗜折腾为生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