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地道内部被划分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南端非机动车道出口处近3米高的墙体上,在离地约1.5米的位置,有好几个拳头大小的墙洞,一股股“泉水”喷射而出,地道路面一片积水。再往南走几十步路,有一座上人行道的楼梯,在底下几级台阶之间,好似又埋伏了一把“水枪”。由于经常遭水流侵蚀,水泥台阶又黑又滑,地上非常潮湿,行人一不小心很容易摔倒。 记者 陈浩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