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是没有“绘本”一说的。我们看的都是小人书。记得唯一有点像今天的绘本的,是一本《会摇尾巴的狼》的图画书,比小人书大一倍多,彩色的,是妈妈的一个朋友送我的,我爱不释手,里面的句子能倒背如流。
而现在流行绘本也就是图画书,孩子天生是爱图画的,所以这是他们最好的读物。从女儿舒尔2岁起,我就给她在少儿图书馆借书,那里的绘本丰富多彩,有许多国外的最新作品。
外国的绘本最大的特点是童趣盎然,构思奇特。有一个系列是讲各种孩子想象出来的、十分害怕的东西,看名字就很有趣:《到处都有大妖怪》《柜子里藏着大恶梦》《阁楼上有个大盗贼》,等等。这套绘本对儿童心理把握得非常准确,因为孩子对外部世界不了解而充满恐惧。这套书中,既描绘了“可怕事物”的样子,又讲述了小朋友是怎么战胜它们,或与之“和谐共处”的。
有一本德国的《牙齿大街的新鲜事》,绝对有想象力,讲一对细菌兄弟住在牙齿里,不仅把自己的小窝建得非常舒适、温馨,还要在整条牙齿大街大兴土木,造住房、办公楼、游泳池,还要成立物业公司,兄弟俩分别当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主人公造型可爱,画面美妙,细节丰富,迪克的房间里甚至挂着他自己的照片。舒尔非常喜欢读。第二天早上醒来,原本不大喜欢刷牙的舒尔,听我说了句“哈克和迪克在你牙齿里造房子呢”,立即从床上弹起来,跑到卫生间刷牙去了。
中国的绘本,大多是童话、名著改编的,也就是先有文字,再配图画。而国外的大多是图画文字同时创作的,各种画风都有,个性张扬,甚至有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等现代艺术风格。还有一种没有文字的绘本。如果不仔细研究,大人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孩子却看得津津有味,其实里面藏着很多奥秘。如有一套“寻找小精灵”系列,每一页画面“都被施了魔法”,有几十处反常之处,让孩子找出来,寻找的过程其乐无穷。
还有一本美国人画的《7号梦工厂》,二三十页,也没有文字。舒尔看了几遍,流畅地编了一个故事:一个孩子是怎样帮助云实现它们的梦想的。她绘声绘色地讲了很长时间,还用上了排比句。我很感慨,如果让一个成人来编,可能都没有几句话,因为我们想象力已经被大大束缚了。
最近,又开始陪女儿读英语绘本。我们共读了一本超人宝宝的故事,舒尔很喜欢。我想,与其让她去那些英语培训班,花那么多接送、等候的时间,不如和她一起在沙发上看英语读物吧。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位专家的话很有感触:“很多图画书里的精美插画都是有小机关、小秘密在里面的。学会看图对孩子是一种宝贵的经验甚至是财富。”确实,图文并茂的优秀绘本,能让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飞翔在自然、文学和艺术的天空,从小拥有一双会观察、会发现、有审美能力的眼睛,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