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我一双慧眼
甘建华
  甘建华

  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看到黄山风光摄影的代表作品——袁廉民那幅表现北海日出晨雾的《蒸蒸日上》时,我便被黄山之美深深地震撼了。于是我也背起相机,跑到了那座梦幻般的山上,但拍回的照片却并不理想。后来渐渐明白,拍大自然的美景,除了需要合适的季节、天气、时间外,还必须拥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一双善于发现和捕捉的眼睛。

  面对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有人兴趣寡淡,只能说明他缺乏这方面的审美眼光,还不会欣赏。再以黄山来说,袁廉民到过那里后,一辈子便离不开它了,一年四季都往那里跑,即便是在当年严冬封山的日子里,也冒着危险钻进雪盖冰覆的大山。他有一双过人的慧眼,在黄山的风景里发现了无穷无尽的美。

  人生在世,更离不开一双会看人、看世界的眼睛。随着阅历的增长,盲目的自以为是渐渐淡去,开始知道一点天高地厚,能够看到一些别人的长处,掂量出自个儿有几斤几两,这也算是有所长进了吧。至于到了能够真心实意地欣赏别人时,那已是步入比较高的人生境界了,懂得欣赏的眼睛,绝非轻易能够修炼成的。人总是生活在集体中间,有意思的是,相互不服气、攀比的情况,往往会发生在比较能干、出挑的同事之间,叫做“一山难容二虎”。其实,只要你具备了一双欣赏他人的眼睛,就能看到对方的许多长处和优点,就容易发自内心地敬重对方了。

  鄙人有幸遇到或结识过一些新闻、文化界的长辈、行家或才华横溢的朋友,他们中许多给我的印象,就是谦逊,不以名人专家自居。他们甚至会默默关注一个晚辈、习文者的稚嫩文字,经常给予中肯的评价或鼓励。老实说,像笔者这样道行不深,才学疏浅的角色,如果没有成功者的热情关注和编辑知音的错爱,是很难有长进的。与他们交往,你会忘记了他们的成就、名气甚至年龄,你只会感觉到他们是你普通的朋友。真正的高手不摆居高临下的姿式,更没有君临天下的威势,他们的眼睛习惯于平视。智慧与卓越,正孕育在谦和含蓄之中。

  一个人无可救药的毛病,是目空一切。轻率的否定和低估,并不能使自己变得比别人高明,倒是暴露了自己的无知与浅薄。自命不凡,眼中无物,对人对事摇头成习的人,活着必然无趣、无乐、无味、无友。

  幸福快乐就是善发现,能欣赏,会体验,这离不开一双敏感、感悟的慧眼。慧眼是慧于心而明于目。是内涵的外延,学养的折射。知不足才能聚内涵,常吸收方可积学养。视野开阔,大千万象兼收并蓄;聚焦入微,世间奥妙细研深究。追求一双慧眼,就是培养能耐,锤炼功夫。付出必有收获,智者其乐无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专题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拍卖指南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莫使浮云遮望眼
丰子恺与江湾缘缘堂
以大见小
陪女儿读绘本
给我一双慧眼
秋游明月山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给我一双慧眼 2012-10-27 2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