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军界瞭望·战例
     
本版列表新闻
1943年,苏联和德国双方投入400万大军在第聂伯河右岸展开激战——~~~
1943年,苏联和德国双方投入400万大军在第聂伯河右岸展开激战——~~~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1943年,苏联和德国双方投入400万大军在第聂伯河右岸展开激战——
乌克兰战役:改变苏德战场南翼态势
王凤岭
■被击毁的德军坦克
  1943年12月24日~1944年4月17日,苏德双方在第聂伯河右岸(西岸)乌克兰进行了一系列攻防作战,即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战役。战役由苏军发动进攻开始,以德军东方战线之右翼被粉碎告终。此役,德军的86个师中,有10个师和1个旅被全歼,8个师因损失惨重被撤销建制。

  兵力对比

  ■苏军:乌克兰第1、第2、第3、第4方面军,约223万人。配备火炮和迫击炮28654门、坦克和自行火炮2015辆、飞机2600架。大本营代表GK·朱可夫和AM·华西列夫斯基负责协调作战行动。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A”集团军群和第4航空队,以及罗马尼亚的第3集团军和空军部队,共103个师,约176万人。配备火炮168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2200辆、飞机1460架。

  战役背景

  1943年10月,苏军取得第聂伯河会战胜利后,大本营决定扩大战果,发动战略性攻势战役,解放乌克兰全部国土。

  苏军企图是:以同时和逐次展开的猛烈进攻歼灭苏德战场南翼的德军集团,解放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地区,为尔后进攻巴尔干和歼灭白俄罗斯境内的德军集团创造有利条件。

  德军企图是:固守普里皮亚季河至第聂伯河河口附近防线,确保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这一重要经济区,并掩护通向克里木和巴尔干半岛的接近地,以稳住战线、拖延战争进程。

  为此,苏德双方在北起萨尔内以西、南至第聂伯河河口,正面宽约1400千米;东起第聂伯河、西至喀尔巴阡山麓展开部署,作战地区纵深约450千米。

  战役过程

  按作战发展过程,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战役分为2个阶段(共实施了9次子战役)。即冬季攻势(1943年12月24日~1944年2月底)和春季攻势(1944年3月4日~4月17日)。

  第一阶段

  苏军连攻5次 击溃德军38个师

  (1943年12月24日~次年2月末)

  此阶段,苏军4个乌克兰方面军粉碎了当面德军在南部的防御计划——德军38个师(占防御兵力的41%,其中包括7个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被击溃,并为实施深远分割突击和翼侧突击并彻底粉碎右岸乌克兰的德军,创造了有利态势。

  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

  (1943年12月24日~次年1月14日)

  苏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700千米正面上展开进攻,粉碎当面德军的反突击,击溃其6个师,前进80~200千米,几乎全部解放基辅州和日托米尔州,以及文尼察州和罗夫诺州部分地区。

  基洛夫格勒战役

  (1944年1月5日~1月16日)

  乌克兰第2方面军向驻守基洛夫格勒的德军集团发起进攻,向西推进40~50千米,突破当面德军第8集团军防御,收复基洛夫格勒。

  上述两次战役大大改善了苏军的战场态势,为尔后连续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

  (1944年1月24日~2月17日)

  苏军乌克兰第1、第2方面军从突出部底部两端急速对进,于2月17日成功围歼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突出部的德军重兵集团,重创德军15个师,歼敌7.3万人,削弱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战力。

  罗夫诺-卢茨克战役

  (1944年1月27日~2月11日)

  苏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右翼2个集团军于2月11日攻占舍佩托夫卡,前进至马涅维奇、卢茨克、舍佩托夫卡一线,歼灭了该地域德军,占领了重要交通枢纽和支撑点,达到战役预期目的。

  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

  (1944年1月30日~2月29日)

  苏军乌克兰第3、第4方面军共同实施、协同作战,于2月底消除了德军在第聂伯河左岸占据的登陆场,并全歼该地区守敌,前出到因古列茨河,夺占该河西岸的一些登陆场,为解放克里木和向敖德萨方向发展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阶段

  苏军4次进攻 粉碎德军防御

  (1944年3月4日~4月17日)

  此阶段,苏军4个乌克兰方面军进一步重创当面德军的重兵集团,最终达成了粉碎德军防御企图的战役目的。

  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夫策战役

  (1944年3月4日~4月17日)

  此役由乌克兰第1方面军实施。在3月底前,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坦克第1集团军遭到合围(共23个师,内10个坦克师)。尽管坦克第1集团军残部于4月7日突出合围,但“南方”集团军群左翼和中路部队均被粉碎。战役中,苏军重创德军2个装甲集团军,使德军20个师损失一半以上的人员和大部分技术兵器;德军的主要横向交通线被切断,其战略防线被分割成两部分;该方面军前进80~350千米,前出到喀尔巴阡山山前地带,解放右岸乌克兰部分领土。

  乌曼-博托沙尼战役

  (1944年3月5日~4月17日)

  此役由乌克兰第2方面军实施。3月26日,该方面军抵达温格内以北国界,从行进间强渡了普鲁特河,在战争期间第一次将战斗行动转移到敌国——罗马尼亚境内。至4月中,该方面军以右翼前出至喀尔巴阡山脉。以中路部队前出至雅西接近地,而以左翼前出至德涅斯特河、基什尼奥夫以东。战役中,苏军割裂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防线,使其10个师损失50%~75%的人员和几乎全部重装备;该方面军前进200~250千米,解放右岸乌克兰和摩尔达维亚大片领土,并进入罗马尼亚东北地区。

  别列兹涅戈瓦-斯尼吉廖夫战役

  (1944年3月6日~3月18日)

  此役由乌克兰第3方面军实施。战役中,苏军因强渡南布格河未果而受阻,使德军在对岸有利地区建立了有组织的防御;该方面军前进了140千米。

  敖德萨战役

  (1944年3月26日~4月14日)

  战役中,乌克兰第3方面军重创德军第6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解放了尼古拉耶夫州、敖德萨州和摩尔达维亚大部地区,为进军罗马尼亚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役点评

  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战役,是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同时也是苏军所有6个坦克集团军同时参战的唯一的一次战役。战役展开的正面长达1300~1400千米。双方参加右岸乌克兰战役的兵力约40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454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4200辆,飞机4000余架。此役,苏军实施大纵深分割突击,推进250~450千米,粉碎德军的反突击,解放了数百万苏联人民和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大部地区、摩尔达维亚部分地区,前出到苏联-罗马尼亚边境,彻底改变了苏德战场南翼的作战态势。王凤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评论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民生新闻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法治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专版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彩票看点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专版
   第B2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3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4版:动漫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2012上海十大明星楼盘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第B37版:新民楼市
   第B38版:新民楼市
   第B39版:新民楼市
   第B40版:新民楼市
   第B41版:新民楼市
   第B42版:新民楼市
   第B43版:新民楼市
   第B44版:新民楼市
乌克兰战役:改变苏德战场南翼态势
俄罗斯“老辣”调教叙政府军特种部队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战例B03乌克兰战役:改变苏德战场南翼态势 2012-11-22 2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