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剧《胡桃夹子》首演于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是在1892年11月17日,迄今已120年。如今这部舞剧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各国音乐芭蕾舞台上必不可少的圣诞新年节目。
1890年,马林斯基剧院院长邀请柴可夫斯基为一部芭蕾新作《胡桃夹子》谱曲,此前柴氏曾应约完成《睡美人》的创作。
这年柴可夫斯基年满五十。由于多年来在经济和精神上支持他的梅克夫人突然中止了与他的往来,他感到极度的痛苦和悲怨。为了生活,他还必须加倍工作。歌剧《黑桃皇后》的首演获得成功是让他深感欣慰的事情。其次,他又为《哈姆雷特》的义演配乐并接受了马林斯基剧院要他为歌剧《约兰塔》和《胡桃夹子》作曲的委托,同时还准备于第二年5月5日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开幕典礼上指挥乐队演出。
在赴美前夕,柴可夫斯基开始写《胡桃夹子》。虽然对这部舞剧题材的兴趣一直不大,但真动起笔来,却写得很快。3月18日赴美启程前,舞剧第一幕的音乐已完成。
去美国时途经巴黎,柴可夫斯基发现一件新乐器——钢片琴。他感到声音十分动听,觉得可以在《胡桃夹子》试用。但又生怕里姆斯基-科萨柯夫和格拉祖诺夫获知,便赶紧写信给出版家尤根松,要求他“绝对机密”地迅速从巴黎买一架钢片琴回俄国。他说:“我预料这种新乐器会引起极大的轰动。”后来,柴可夫斯基果真把这种乐器运用进了《胡桃夹子》第二幕的舞蹈伴奏中,确实产生一种梦幻般的音响效果。
美国演出结束后,柴可夫斯基继续写作《约兰塔》和《胡桃夹子》,但感觉很不好。完成草稿后他给朋友写信说“比《睡美人》差得多了!”
此时,柴可夫斯基的另一部歌剧《督军》原定在音乐会上演出,由于他对作品不满意,一怒之下把总谱毁了。为了给音乐会填补空白,他必须再拿一部新作品来,因此就从刚写好的《胡桃夹子》里选出几段,匆匆加以配器,以组曲形式送到音乐会去。结果,组曲受到了极为热烈的欢迎,六段中的五段都被要求“再来一次”。
1892年11月17日,《胡桃夹子》与《约兰塔》一起在马林斯基上演。亚历山大三世亲临观看。对这次演出,音乐史家通常都作为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首演,而事实上,《胡桃夹子》组曲要比芭蕾舞剧更早出现在舞台上。
120年已经逝去,《胡桃夹子》早已成为各国观众圣诞节最受欢迎的舞台节目。而《胡桃夹子》的音乐也在世界各地的音乐会上演出,成为古典名曲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