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左行右立”究竟如何
马以鑫
  马以鑫

  多年前,在境外的大商场和地铁自动扶梯处,总是看到很自觉的“左行右立”。一长溜也罢,或者只是不多的几个人也罢,总是站在右边上上下下。空出来的左边,形成一个长长的空当,有时会有几个年轻人以极快的速度往上走,还会一步两个阶梯,似乎是连蹦带跳。不过,往下的大步走不太多,只是偶尔有那么三五个,只是加快速度而已。

  在那里,没有“左行右立”的标志,也没有志愿者的呼吁和管理,好像已经成了一种很自觉的行为。我注意到,不仅仅一个地方、一个国家是这样,在很多地方、很多国家都是这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觉”行为?我以为,其实“左行右立”的作用和意义已经超出了上下扶梯本身。当大量人流走出地铁列车车厢,一下子拥挤到自动扶梯边上,很快形成“堰塞”——一个大喇叭口。无序的人流都集中到了扶梯边,心急的都会在这里急于往上或者往下。但是,“左行右立”后,自动扶梯上只能在右边站一个人,于是就一个接一个,有了一个长长的有序队伍,而且一直延伸得很长很长。人的意识很怪,面对无序,自己大多也会陷入无序——在拥挤不堪的人群中谁还会想到要排个队?但是,面对有序,例如,在一字长蛇阵面前,几乎不允许有插队加塞,甚至两个亲密无间的人,也只能是一前一后排成了队。

  这样的规范和自觉,终于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得到了大力发扬。还曾记得,在那时,无论是地铁还是大商场的自动扶梯前都有“左行右立”的醒目标志,甚至还有宣传画、宣传标语。大批志愿者也站在自动扶梯前,倡导着、呼吁着、规范着。

  很快,“左行右立”风靡开来,连带着有了良好的秩序和行为。

  几年来,或者有着自动扶梯“剪刀口”惹祸、或者“洞洞”塑胶鞋出事、或者滚动中故障,但是,似乎还没有因为“左行右立”而闯祸的事故。

  但是,就在前不久,有专家对几乎已经成为风尚的“左行右立”提出质疑,认为让出左边成为通道会产生危险,因为在滚动中的自动扶梯上大步行走,实在是充满了出事因素。于是就强调,“左行右立”应该取消,而规范上下要抓住扶手,以保证安全第一。此论一出,有关方面似乎哑然,并没有响应或者反驳,但是,随之很快的是,好不容易形成的“左行右立”几乎瓦解,而蜂拥而至的人群在自动扶梯前,又是一个又一个的“堰塞”。

  我觉得奇怪的是,当年大力提倡“左行右立”时,几乎没有反驳或者质疑,所以就很快风靡开来。不料,几年过去了,在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有了差错的情况下,却以为如此这般会很危险很不妥当很不好。那么,这就很滞后很滞后,而且把好不容易形成的风气很快予以打压。

  上下自动扶梯“左行右立”在境外早已经是普遍现象,大概也没有遭受到什么质疑和反对,于是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而我们这里,却有了这样的声音。问题的麻烦就在于,有关方面没有出来发声,并不表态,也不说要论证、调研等等。即使要取消,似乎也应该有个权威意见吧?在不知如何是好、也无所谓的情况下,终于,一个蛮好的行为和动作,看来将会废止。

  真不知如何是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阳光天地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彩票看点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4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大厨艺坊
   第B14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草原上歌声忧伤
“左行右立”究竟如何
与庄则栋之缘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书法
能编擅演姚荫梅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左行右立”究竟如何 2013-02-28 2 2013年02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