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结伴敲响同学的家门
蔡小鸥
  蔡小鸥

  周日那天,王同学选择在虹口区安排了一次小学同学会。说是同学会,其实只不过是我们五个女同学而已。想当初的“虹口人”,现已是来自于另外五个区的外区人了。有两位已一别三十年,河东河西相望不相见,见了面唏嘘不已,问长问短,把三十年河东河西的话都说尽了。 

  三十个年头,在宇宙中只是瞬间一闪,却能把一个个“麻花辫、羊角辫”都闪成张阿姨李大嫂了,昔日光滑无瑕的脸蛋早已是“午夜星空”;也能把饭店对面血迹斑斑的著名“杀牛场”闪成令人瞩目的“1933 时尚创意园”。小学在附近混的时候,不曾进去看过,没想到离开这里多年后却借着时尚的名进去游览并拍了些照。回头汇报小字辈一下,老妈今天的聚会也创意了一把。

  越过创意园旁边的一座小桥,不远处就是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地方。门口已不见了招牌,原本两层的一幢大楼早就翻成四层,从学校到工厂、仓库的几经变迁后,如今已是人去楼空。摸着曾经溜滑被我们当做滑梯玩过如今毛糙的扶手,同学一阵叹息:咋变成这样了啊! 

  拿出相机趁大楼还在赶快留个念吧。“看,这是我家的窗口!”孙同学指着楼对面三楼的一个窗口惊喜地说。 

  是啊,那是我们居住过的弄堂,就在学校对面,那里留有我们太多的美好往事。屈指算算还有几个同学仍住在里面,“不如上门找他们去?”在沈同学提议下,大家兴奋地步入弄堂大门。 

  “看!这里跳过橡皮筋,这条大弄堂,咋变成这么小啦”;“那里我摔过一跤”;“这里我和谁吵过架的”……同学们边走边感叹。像小时候一样,张阿姨李大嫂勾肩搭背,沿着童年的足迹,首先敲响了生于此长于此并嫁于此的杨同学家的门。敲得砰砰响,惊动邻居开了门,告知杨同学外出,大家不免都有些失望。留着童花头的你好吗?还那么瘦弱多病吗?

  拐个弯,我们又敲响了赵同学家的门。等待中有些紧张:这么多年过去自己变成啥样了,杨同学她还认得出我们吗?随着“谁呀”的女声,开门的正是赵同学,还是那样扎着马尾巴,只是白白的肤色印了几道浅浅的皱纹。当她睁大眼睛一一叫出我们名字后,开门时一刹那的惊诧被惊喜所替代,热烈的相拥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我们有着共同的回忆,谁叫我们曾是同学少年呢!

  今天,我们结伴敲响的是同学家的门,更是敲开了记忆深处的大门,穿越到无忧的童年,那份美好,同学们,我会永远珍藏。再过三十年,我们还能像今天一样结伴来到这里说“2012年我们来过”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阳光天地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彩票看点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4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大厨艺坊
   第B14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三亚之“三冠”
“抱团拼生活”
结伴敲响同学的家门
钱谦益之降
尼拉贡戈火山湖奇观
克里姆林何其多
炸药不准上桥
走失贤媳一枚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结伴敲响同学的家门 2013-02-28 2 2013年02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