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远参加了一个深圳小伙带着他的上海新娘回到祖籍乡村举行的婚礼。在汉族聚居的省份,广东是最坚守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那里的电视频道除了卫视一律用粤语,酒店服务员张口就是“国发擦”,你重复一遍“菊花茶”她还听不懂。小伙出生就随公务员父母到了深圳,但是他结婚必须按照祖制在清远老家举行一次婚礼,以告慰祖宗香火有继。他的父亲离开乡村30多年,村上居然还保留其爷爷名下归他父亲所拥有的宅基地和自留田,父亲过世,他得以继承一切保留了一个真正的老家。
婚宴就设在新郎家刚刚重建的新楼底层客堂,六七张桌子摆流水席,一村的人都来帮忙,也都在这里吃上三天。席上的菜除了一两盘海鲜食材是早先去广州采办的,其余皆为就地取材,因此品种不多。但是因为上席的皆为本土有机食材,倒显出一番极为独特的阔绰乡情。
印象最深刻的是顿顿有堆得盆满钵满的盐焗鸡。比起前一天在酒店吃的盐焗清远鸡,这里的盐焗鸡摆盘更加不讲究,鸡翅鸡胸鸡腿斩得大小不一随随便便盛在大海碗里。可能因为是农家柴灶镬里焗的,鸡肉的口感不若酒店制作的嫩滑,但其鸡味之纯或只可用深谷幽兰作比,那是一种理念中不带杂质的土鸡的味道,在慢慢咀嚼的时候,鸡肉的香气一点点渗透喉舌,沁人心脾。即使一连吃四顿,也不会说吃厌或吃倒胃口的。
下午休息的时候,帮忙烧灶头的邻居见我们上海人对这鸡的味道赞不绝口,便自豪地说,无论你们在哪里吃的清远鸡,哪怕是在广州和清远市里,都不是我们这里鸡的味道。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鸡是养殖场挑的最好的清远鸡种,知道它们上几代的血统。然后就放在新郎家的后院养着,作为邻居他隔天来喂食一次粗粮,其余时间鸡自己找竹园的虫子吃,下雨打雷或者闲得无聊,鸡会飞上龙眼树的枝杈找庇护或观风景。从春天刚孵出的小鸡养到现在,快10个月了才宰来吃,当然味道浓郁啦!饭店里吃到的鸡最多也就养一百多天,况且未必有那么好的地方供它们溜达,也没有那么好的食喂它们。说着,他带我们去参观新郎家的后院。
后院很大,有竹园龙眼林,有一池绿水,甚至还有一个游泳池。一群精气神十足的鸡在林中或蹲或溜达,我禁不住用手机拍下传给也是老饕的朋友,问比起他为了享口福而养在别墅草地上的那些鸡,如何?过了很久回信过来:你所在人家养的鸡实在是漂亮许多,那一头乌金尾巴红颈羽毛的公鸡有多神气,还有那几只雨点般背纹的母鸡,都是可以入画的。他说,生物长得好看说明它们吃食好,吃食好才能味道好!如果都是吃颗粒饲料长大的,任什么远的鸡都不会有这么好看也不会有好味道!
这就是养了快一年的一群纯种清远鸡!究其入地理标志食材的学名应该叫清远麻鸡,因母鸡背羽面点缀着无数芝麻样斑点而得名。清远麻鸡属小型优质肉用鸡种,其特征为三黄、二细、一麻(即脚黄、嘴黄、皮黄;头细、骨细;毛色麻黄),素以皮色金黄,肉质嫩滑,皮爽,骨软,鲜香味美,风味独特而驰名粤港澳市场。清远麻鸡饲养历史悠久,宋朝建炎三年始修,于明成书的《清远县志》第十四卷(实业部分)就有记载:“近来交通方便,计小贩收买各乡家禽之鸡远销省垣,每年售价数万元,省垣以清远鸡美,价比别处约高一成。”
清远鸡也藉开遍世界各地的粤菜馆而声名远扬。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都慕名指定品尝清远鸡。
目前,广东许多地方都现代化养殖清远鸡供京广和港澳上海等几大城市的粤菜馆。这些鸡比起外来品种,味道自然要好许多,但拿来跟这样真正农家有机散养的品种比,就难以望其项背,且距离之大难以千里计。
等到下顿饭的时候,想到这美味的盐焗鸡原来有着这么好看的真身,还真有点舍不得下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