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青海之前,我孙女就跟我说:她初中里有一个女同学最近刚跟她妈妈从青海回来,说去青海一定要尝尝那里的老酸奶。
之前,我对老酸奶一无所知。别说老酸奶了,就是酸奶,我也知之甚少,因为我此生数得清地吃过一两次酸奶吧。
去年八月中旬,我和殷慧芬、楼耀福、戴达三作家一起去青海采风,孙女随我同行。到西宁当天,用过晚餐,就乘出租车寻找吃老酸奶的地方。西宁的夜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霓虹灯闪闪烁烁,七彩斑斓,一点也没有大西北的苍凉之感!寻寻觅觅,终于在热闹的市场后面找到了一条名唤“水井巷”的小巷子。这小巷子才一百多米长,布满了售卖西北特产的店铺,但经营正宗老酸奶的也就那么两三家吧。
我们在一家布点在巷中央的摊点上落座,因为这家的老酸奶已经一碗盏一碗盏地叠着,整整齐齐的碗盏之上有一块四方形的玻璃盖着,显得卫生。透过玻璃,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得见碗盏里的老酸奶,洁白如凝脂,给人以清洁、清爽之感,也有了一尝滋味的欲望。我们每人要了一碗,揭开玻璃板,用小勺舀,送进嘴里,浓浓的奶香味滑进了心肺,甚爽!奶香里有一丝淡淡的酸味,再舀一勺,爽滑的感觉更加强烈。价格虽然不贵,但对我们来说,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也就不能轻易浪费了,总是慢舀细品。这时,耀福兄忽然离座,拿起手机,把我和孙女吃老酸奶的镜头摄了下来,并通过微博立即传了出去。还在我们喝着品着老酸奶的时候,已经有朋友跟了帖:“真开心啊!”于是,在一条大西北偏僻的小巷子里,我和我孙女不甚雅致的吃相大白于“天下”了。
后来的几天时间里,我们游了青海湖、金银滩、贵德的黄河、倒淌河、大片油菜花、塔尔寺、坎布拉等十多个景点,大家都再也没有喝过老酸奶。只有我一个人,在这次行程中海拔最高处三千五百米的山崖口,我看见有一位当地年轻的女子坐在路边卖老酸奶,不是盛在碗盏里的,而是装在塑料杯里的,我买了一份,喝了,那滋味、那感觉跟水井巷的相比,差多了。
老酸奶是青海地区的传统饮食,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普通的酸奶是先发酵后灌装;而老酸奶属于凝固型,这种固态不是加了任何凝固剂,而是牛奶蛋白质的一种特殊凝胶状态。把消毒过的牛奶、糖和菌种加到干净的容器中,保温发酵几个小时,牛奶就会变成固态,而这种蛋白质凝胶状态很脆弱,只要用力搅拌,就能让看似坚实的凝胶重新变成液态的奶。
这一些知识,我是后来才了解到的。
不管怎么说,青海之行,着实品尝到了真正的老酸奶,至今令我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