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荸荠上市时节,近几天的楼下,便有一个外地来的小伙子,操着陌生的口音叫卖着,一辆装满荸荠的单车倚在洒满阳光的墙根下。
小时候,每当听到卖荸荠小贩吆喝声,母亲便会闻声执一竹箩迎了出去,买一半箩回来。荸荠属水生植物,刚买来的时候带些泥巴,母亲就把它们放在水盆里浸泡一会儿,用毛刷挨个刷去上面的泥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小铁锅里慢慢煮熟。
在我们家,荸荠有两种吃法,一种是洗净了生吃,另一种是煮熟了切成片做汤。那时的我调皮,每当煮了荸荠,在家里舍不得吃,却要拿到小伙伴们中间,在他们羡慕的眼光里,一点儿一点儿慢慢地吃。荸荠好吃,外皮却不太易剥,所掌握的剥皮方法,是当年母亲所教给的:取一根竹筷,用带棱的一头在荸荠表面轻刮几下,白生生的荠肉便坦露无遗了,咬一口嚼在嘴里,生脆津甜,十分爽口。
如果情况特殊,母亲会把荸荠削皮切片,做成一锅汤,喝一口甜而生津,味道极佳。在鲜果缺乏的季节,它是故乡漫长的冬季唯一有的卖的水果。汤只有家中有谁患了咳嗽的时候母亲才做一些。
荸荠古有南荠、北荠之分,别名马蹄,这是我后来从书中得知的。我的故乡在北方,儿时吃过的荸荠大概就是北荠吧。荸荠肉含有很多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因此,荸荠堪称水果中的佳品。但是,它很少像橘子、香蕉、苹果之类被人们拿来摆上会客的茶几,因为长了一副难看的面孔而长期被人们冷落着。大概因为如此,尽管一年四季鲜果不断,卖荸荠的反而少了。
前几天下班回家,刚进院门,便听见久违了的叫卖声,当即买回十余斤,把卖荸荠的小伙子感动得什么似的,他哪里知道,真正受到感动的是我呢!
现在的我比起当年的母亲,吃荸荠的方法更加讲究了许多,除了浸泡、净洗、刀削去皮、切片加工这样的程序,若煮汤,我还要加放莲子、桂圆、蛋花、淀粉,将它做成一锅冰糖桂圆荸荠汤。前不久,参加一个朋友聚会,在筵席上喝到一种汤,很是清气爽口,汤里面的果肉更是脆而津甜,朋友以为是什么山珍,纷纷猜测,只有我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