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私人会所岂能成公款吃喝乐土
胡印斌
  胡印斌

  日前,福建莆田市交通局就该局执法支队在一家私人会所消费,一顿饭吃7064元事件作出回应:网民反映问题属实。据报道,近来,不少部门和单位无视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将公款吃喝“阵地”转移到更私密、更隐蔽的“私人会所”。新华社记者暗访发现,春节期间,北上广等城市“私人会所”高端消费依然红火,俨然成为躲避监管的“化外之地”。

  禁令之下,本该令行禁止,风行草偃,切实践行中央杜绝奢靡之风的规定,不过,那些吃惯了的嘴巴却无意闭上,居然转移到“安全”的“私人会所”,关起门来继续其饕餮盛宴。那么,纷纷扰扰中,又该如何管住愈演愈烈的会所公款消费?

  有论者指出,各类紧盯高端人群的私人会所之所以备受青睐,门庭若市,关键在于这些会所游离于监督之外,缺乏监管。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却也未免有些因果倒置,难以措手。一方面,只要是正当的商业经营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公权力不得随意干预。诸如突击检查会所、查验食客身份之类的做法,恐怕很难得到法理上的支持。

  另一方面,私人会所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公款奢侈消费,但公款能够被用于奢侈消费,并非仅仅是因为有这样的场所。换言之,只要官员手中的公权力得不到约束,只要“三公经费”不能真正公开披露,则公款奢侈吃喝行为注定将隐身再现。可见,当务之急是有关方面应该以更严密的监管、更完善的制度,扎紧篱笆,管好公共财政的钱袋子。

  具体而言,其一,约束公权力,强化监督,持续推进政府行政运作的公开、透明,进一步厘清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如果规则明确,缺乏人为操弄的空间,大家都在法律的边界内办事,那些原本不具有高消费能力的国家工作人员,也就不会成为顶级会所的常客。

  其二,不断推进“三公经费”预算公开,完善相关的财务制度,杜绝官员奢靡消费的经费来源。特别是,对于那些游移在政府预算外的“非规范收入”,要下大力气清理整顿。不能一边公开“三公经费”,一边却在金额巨大的“小金库”中随意支取。此前,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果如此,政府收支就能够更规范、更严格。

  而在制度建设之外,若想杜绝政府的奢靡之风,不使私人会所成为公款吃喝的乐土,还需要更广泛、更有力的社会监督。这其中,媒体监督与网络监督不可或缺。此番莆田交通执法支队一餐吃掉七千多元的事件,正是因为网民举报、媒体质疑,才受到查处。

  其实,私人会所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会所腐败”也并非什么“国家工作人员腐败的新型变种”,之所以广受关注,不过是在新的语境、新的风气之下,显得格外刺眼而已。其兴其衰,关键在于能不能监督官员、约束权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阳光天地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彩票看点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4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大厨艺坊
   第B14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私人会所岂能成公款吃喝乐土
修“禅”
提升基层代表比例要有制度有力度
棉花糖与拖延症
含糊其“瓷”
从“先烧哪些书”说起……
新民晚报评论A04私人会所岂能成公款吃喝乐土 2013-02-28 2 2013年02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