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从“先烧哪些书”说起……
王石川
  王石川

  前不久,有作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设问,“假如遭遇一场千年不遇的极寒,你被迫躲进图书馆,只能焚书取暖,你会先烧哪些书?”这名作家的选择是,“第一批烧的无疑是成功学和励志书;第二批烧各种生活保健书;第三批烧明星出的自传、感悟和经历;第四批烧星象占卜书。”

  消息传出,不少人一方面附和,另一方面建议应该烧更多的书,比如一些粗制滥造的教辅类书籍,甚至有人“极端”地表示,“不用分类,直接按年份烧,因为这几年就没出过能看的书”。这样的话无疑过于极端,但也看出了不少人对烂书泛滥的不满。

  如果我置身于极寒天气,被迫焚书取暖,想必也会烧一些所谓的成功学、励志类书籍,还包括一些“××可以说不”这类激发民粹的书。话虽如此,稍作思考又有些唏嘘。“开卷有益”,“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诸如此类的表达,皆说明书籍和读书的重要,但是,一些书却沦落到被焚烧、被斥为垃圾的地步,这是谁的悲哀?

  一些书不被待见,并不是书的错,错的是作者和出版社。如果出版社不炮制,如果写书人有操守,这些书怎会面世?由此可以联想到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一家著名的出版机构———开明书店,创始人是章锡琛,夏丏尊、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做过出版社编辑。夏丏尊、叶圣陶曾给开明书店立下5条社规:1.礼拜六派(出现于民国初年的文学流派,宣扬游戏的、消遣的趣味主义文学)的小说不出;2.武侠小说不出;3.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升学指南、辅导教材、复习题、解答题之类的书籍不出;4.速成法之类的书不出;5.描写词典不出。

  如果说速成法之类的书不值得出,升学指南为何不出?其实,开明书店有所为有所不为,其出版方向集中在教科书、青少年读物、古籍和工具书等,比如最近被人热捧的老教材———《开明国语课本》即出自该书店。从开明书店的5条社规,可以明确发现它的立场和好恶,以及老出版人的底线和追求。反观今天,不少出版社急功近利,什么书有市场就赶制什么书,出一本书只不过几天时间,这能保证质量吗?记得一位出版家说过,“有些东西哪怕再挣钱,我也绝对不出。多年坚持出好书,恪守出版行业传播文化与文明的操守,持续下来才能获得信任和支持,自己也才心安理得。”放眼现实,这样的出版家不是多了,而是太少。

  卡夫卡认为,“如果所读的书无法带来当头一棒的惊醒,我们读它干什么呢?一本书必须是一把能劈开内心坚冰的斧头。”今天,我们正处于出书便捷化和大爆发的时代,愈其如此,出版社愈应该有所追求,多出一些能劈开读者内心坚冰的书。这不算是奢望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阳光天地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彩票看点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4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大厨艺坊
   第B14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私人会所岂能成公款吃喝乐土
修“禅”
提升基层代表比例要有制度有力度
棉花糖与拖延症
含糊其“瓷”
从“先烧哪些书”说起……
新民晚报评论A04从“先烧哪些书”说起…… 2013-02-28 2 2013年02月28日 星期四